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5页 |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地震勘探采集历程及技术发展现状 | 第8-9页 |
·我国地震勘探采集历程及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采集历程及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3-15页 |
·文献资料整理 | 第13页 |
·地震资料收集及处理 | 第13-14页 |
·地震资料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第15-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地震地质条件 | 第16-17页 |
·试验测线的选择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地震资料采集设计与试验 | 第19-27页 |
·表层调查 | 第19-21页 |
·浅井微测井表层结构调查 | 第19-20页 |
·黄土含水性、岩性调查 | 第20-21页 |
·激发因素试验 | 第21-23页 |
·满足叠前储层预测、实现立体勘探的采集方案设计 | 第23-27页 |
·采集方案的技术理念 | 第23-25页 |
·采集观测系统设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试验效果分析研究 | 第27-40页 |
·浅层微测井加逐点岩性调查方法的效果分析 | 第27-29页 |
·最佳激发参数 | 第29-34页 |
·试验点的表层结构 | 第29页 |
·试验点一的分析 | 第29-32页 |
·试验点二的分析 | 第32-34页 |
·所用最佳非纵距的效果分析 | 第34-35页 |
·全数字采集拓展频宽的效果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道集资料对比分析 | 第36页 |
·分偏移距剖面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全数字和常规检波器剖面的效果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全数字资料应用效果分析 | 第40-45页 |
·应用于天然气有效储层预测的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AVO响应效果分析 | 第40-41页 |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效果分析 | 第41页 |
·应用于中生界油有效储层预测的效果分析(高52井) | 第41-45页 |
·小幅度构造识别效果分析 | 第41-42页 |
·AVO响应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叠后吸收衰减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详细摘要 | 第50-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