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4-16页 |
| 第2章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学理阐述 | 第16-27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法律特性 | 第16-18页 |
| ·侵益性与授益性并存 | 第16页 |
| ·高度自由裁量性 | 第16-18页 |
| ·法律约束的原则性 | 第18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公共危机说 | 第18-19页 |
| ·国家责任说 | 第19页 |
| ·社会福利说 | 第19-20页 |
| ·外部经济性理论 | 第20-21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第21-24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优势 | 第21-23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不足 | 第23-24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7页 |
| ·现代风险社会建立法治国家的要求 | 第24-25页 |
| ·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 第25页 |
| ·政府转型的必经之路 | 第25-26页 |
| ·保持各种权利之间的平衡 | 第26-27页 |
| 第3章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27-32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基本原则的选定 | 第27-28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基本原则的展开 | 第28-32页 |
| ·人权保障原则 | 第28页 |
|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 第28-29页 |
| ·法治原则 | 第29页 |
| ·行政应急原则 | 第29-30页 |
| ·行政公开原则 | 第30-32页 |
| 第4章 大规模侵权事件中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制度规范 | 第32-40页 |
| ·适用范围 | 第32-33页 |
| ·行政主导救济模式的义务主体 | 第33-34页 |
| ·实施机构 | 第33-34页 |
| ·处理权限 | 第34页 |
| ·救济对象范围的界定 | 第34-36页 |
| ·侵权人与被侵权人 | 第34-35页 |
| ·赔偿范围 | 第35-36页 |
| ·行政主导救济的具体措施 | 第36-40页 |
| ·资金筹措 | 第36-37页 |
| ·紧急救助 | 第37页 |
| ·多方监督 | 第37-38页 |
| ·行政公开 | 第38-39页 |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第39页 |
| ·与诉讼等救济模式耦合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