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明清律学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1页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第7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7-9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第9-11页
第一章 明清律学的发展概况第11-19页
 一、传统律学简述第11-14页
  (一) 律学的概念第11-13页
  (二) 律学的发展简史第13-14页
 二、明代法制、学术与律学发展概况第14-16页
  (一) 明代的法制状况第14-15页
  (二) 明代的学术研究第15页
  (三) 明代律学的成果第15-16页
 三、清代法制、学术与律学的发展概况第16-19页
  (一) 清代的法制状况第16-17页
  (二) 清代的学术研究第17-18页
  (三) 清代律学的发展概况第18-19页
第二章 明清律学的内容:法律制度层面第19-28页
 一、立法层面的研究第19-21页
  (一) 立法原则的探讨第19-20页
  (二) 立法情况的记载和反映第20-21页
 二、法律演变的研究第21-24页
  (一) 法律继承的研究第21-22页
  (二) 法制变化的研究第22-23页
  (三) 法律发展的总结第23-24页
 三、法典解释第24-28页
  (一) 解释法律的必要性第24-25页
  (二) 法典解释的效力第25-26页
  (三) 解律原则第26-28页
第三章 明清律学的内容: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层面第28-40页
 一、对于法律的认识第28-33页
  (一) 对法律与律条本质的思考第28-30页
  (二) 对法律特点的阐述第30页
  (三) 对法律漏洞和矛盾的认识第30-31页
  (四) 丰富的刑罚思想第31-33页
 二、先进的律学思想第33-35页
  (一) 重视法律作用的思想第33页
  (二) 倡导发展律学的思想第33-35页
 三、积极的法律实践思想第35-40页
  (一) 提高司法官员的个人素质第35-36页
  (二) 对司法原则的阐述第36-37页
  (三) 法律实施状况的反映第37-38页
  (四) 对于法律实施状况的评判第38-40页
第四章 明清律学的研究方法第40-52页
 一、儒家思想指导下的方法论第40-42页
  (一) 律学家儒士身份对律学的影响第40-41页
  (二) 经学研究方法对明清律学的影响第41-42页
 二、多样化的法律解释方法第42-45页
  (一) 文义解释第42-44页
  (二) 体系解释第44-45页
  (三) 当然解释第45页
 三、法律比较的方法第45-47页
  (一) 微观的法律比较第46页
  (二) 宏观的法律比较第46-47页
 四、历史考证的方法第47-52页
  (一) 梳理法律发展脉络第47-49页
  (二) 对重要制度的追本溯源第49-50页
  (三) 对前人学术成果的借鉴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判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对法律要素理论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