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耳板式索梁锚固区受力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斜拉桥的发展 | 第8-9页 |
| ·索梁锚固区构造形式 | 第9-13页 |
| ·索梁锚固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索梁锚固区主要病害及桥例 | 第13-14页 |
| ·索梁锚固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15-17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疲劳强度理论简介 | 第17-28页 |
| ·疲劳强度理论 | 第17页 |
| ·疲劳现象及破坏历程 | 第17-19页 |
|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第19-22页 |
| ·线性疲劳损伤累计理论 | 第19-20页 |
|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理论 | 第20-22页 |
| ·随机荷载的统计处理 | 第22-24页 |
| ·雨流计数法 | 第22-23页 |
| ·变幅荷载的处理 | 第23-24页 |
| ·钢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及疲劳分析部位识别 | 第28-36页 |
| ·本文依托工程背景 | 第28-31页 |
| ·粉房湾大桥简介 | 第28-29页 |
| ·耳板锚固区构造形式 | 第29-30页 |
| ·斜拉索 | 第30-31页 |
| ·粉房湾大桥结构空间分析 | 第31-35页 |
| ·模型介绍 | 第31-32页 |
| ·模型计算结果及疲劳部位识别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耳板锚固区有限元分析 | 第36-56页 |
| ·耳板锚固区静力分析 | 第36-41页 |
| ·成桥有限元分析 | 第37-40页 |
| ·组合一有限元分析 | 第40-41页 |
| ·耳板销轴孔壁接触面应力分析 | 第41-42页 |
| ·耳板锚固区路径分析 | 第42-45页 |
| ·静力分析结论 | 第45页 |
| ·耳板锚固区疲劳分析 | 第45-52页 |
| ·ANSYS疲劳分析简介 | 第45-46页 |
| ·耳板锚固区疲劳应力幅值 | 第46-49页 |
| ·耳板锚固区疲劳寿命分析 | 第49-52页 |
| ·国内外规范验算 | 第52-55页 |
| ·中国公路桥涵规范JTJ025-86 | 第52-53页 |
| ·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第53页 |
| ·中国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J461-2005 | 第53-54页 |
| ·英国桥梁标准规范BS5400 | 第54页 |
| ·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urocode3 | 第54页 |
|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 | 第54-55页 |
| ·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及解说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耳板锚固区模型疲劳试验方案设计 | 第56-70页 |
| ·试验设计原则 | 第56页 |
| ·耳板锚固区尺寸 | 第56-59页 |
| ·模型相似要求 | 第56-57页 |
| ·耳板式锚固区模型尺寸 | 第57-59页 |
| ·试验模型制作 | 第59-60页 |
| ·主要构件及其规格 | 第59-60页 |
| ·主要工程数量 | 第60页 |
| ·加载试验系统布置 | 第60-61页 |
| ·疲劳试验荷载值 | 第61-63页 |
| ·试验加载设备及数据采集仪 | 第63-65页 |
| ·试验测点布置 | 第65-67页 |
| ·布点原则、点位及数量 | 第65-66页 |
| ·安装、贴片、接线 | 第66-67页 |
| ·试验加载方案 | 第67-68页 |
| ·试验测试方案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建议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著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