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青口镇核心保护区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课题来源与背景 | 第8-9页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对象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青口镇基本概述 | 第18-26页 |
·青口镇的地理条件 | 第18-21页 |
·青口镇的地理环境 | 第18-19页 |
·青口镇古聚落的选址 | 第19-21页 |
·青口镇的历史条件 | 第21-23页 |
·青口镇的现状条件 | 第23-25页 |
·镇域总体空间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镇域风貌现状 | 第24页 |
·镇域基础设施现状 | 第24页 |
·镇域各类建设用地现状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核心保护区总体空间分析 | 第26-38页 |
·选择青圃村的理由 | 第26-27页 |
·核心保护区的基本概述 | 第27-29页 |
·青圃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 第27-28页 |
·青圃村—核心保护区 | 第28-29页 |
·核心保护区的空间形态 | 第29-36页 |
·核心保护区的空间格局 | 第29-30页 |
·核心保护区的道路系统现状 | 第30-32页 |
·核心保护区的节点空间 | 第32-34页 |
·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现状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核心保护区中心街的空间形态 | 第38-44页 |
·中心街的空间形成和使用 | 第38-39页 |
·中心街的总体空间尺度 | 第39-40页 |
·中心街的建筑风貌 | 第40-42页 |
·中心街的组成的空间序列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核心保护区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 第44-73页 |
·核心保护区的宗教建筑——灵济宫 | 第44-54页 |
·灵济宫的基本概况 | 第44-45页 |
·灵济宫的空间布局 | 第45-48页 |
·灵济宫的建筑风貌 | 第48-54页 |
·核心保护区的宗祠建筑——西井林氏宗祠 | 第54-60页 |
·西井林氏宗祠的概况 | 第54-55页 |
·西井林氏宗祠的空间形态 | 第55-57页 |
·西井林氏宗祠的建筑风貌 | 第57-60页 |
·核心保护区民居建筑 | 第60-71页 |
·核心保护区民居概况和现状 | 第60-62页 |
·核心保护区民居的实例分析 | 第62-64页 |
·以大义村民居实例来对比分析青圃村民居 | 第64-67页 |
·核心保护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分析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核心保护区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 | 第73-94页 |
·核心保护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73-76页 |
·城镇化对青口镇核心保护区文化保护的影响 | 第73-74页 |
·核心保护区内的现状问题 | 第74-76页 |
·核心保护总体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 | 第76-84页 |
·保护的必要性和保护原则 | 第76-77页 |
·核心保护区总体空间形态保护措施 | 第77-84页 |
·核心保护区街巷空间的保护策略 | 第84-90页 |
·街巷空间空间形态的保护原则 | 第84页 |
·街巷空间空间形态的保护措施 | 第84-90页 |
·中心街的建筑风貌保护与整治 | 第85-87页 |
·中心街的横向空间和环境整治 | 第87-89页 |
·中心街的建筑高度控制 | 第89-90页 |
·核心保护区单体建筑空间的保护策略 | 第90-93页 |
·核心保护区单体建筑的保护原则 | 第90页 |
·灵济宫及御碑亭保护与整治策略 | 第90-92页 |
·核心保护区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策略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