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刊杂剧三十种》比较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一、引言 | 第12-20页 |
1、《杂剧》概况及其语料价值 | 第12-13页 |
·《杂剧》概况 | 第12-13页 |
·语料价值 | 第13页 |
2、《杂剧》比较句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比较句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杂剧》语法研究现状 | 第15页 |
3、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4、《杂剧》比较句的分类 | 第16-20页 |
·比较句的界定 | 第16-17页 |
·《杂剧》比较句的分类 | 第17-20页 |
二、《杂剧》平比句 | 第20-48页 |
1、前单标记平比句 | 第20-34页 |
·“如”类平比句 | 第20-24页 |
·“X 如 Y”式 | 第21-22页 |
·“XW 如 Y”式 | 第22-23页 |
·“X 如 YW”式 | 第23-24页 |
·“似1”类平比句 | 第24-29页 |
·“X 似 Y”式 | 第24-27页 |
·“XW 似 Y”式 | 第27-28页 |
·“X 似 YW”式 | 第28-29页 |
·“若”字平比句 | 第29-31页 |
·“X 若 Y”式 | 第30页 |
·“XW 若 Y”式 | 第30-31页 |
·“比”字平比句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2、后单标记平比句 | 第34-42页 |
·“般”字平比句 | 第34-36页 |
·“XY 般 W”式 | 第34-36页 |
·“Y 般 X”式 | 第36页 |
·“样”字平比句 | 第36-37页 |
·“来”字平比句 | 第37-39页 |
·“XY 来 W”式 | 第37-38页 |
·“Y 来 WX”式 | 第38-39页 |
·“似2”类平比句 | 第39-41页 |
·“XY 似/也似 W”式 | 第39-40页 |
·“Y 似/也似 X”式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3、双标记平比句 | 第42-45页 |
·“X 如 YZ”式 | 第42-43页 |
·“X 似 YZ”式 | 第43-44页 |
·“X 是 YZ”式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杂剧》平比句特点 | 第45-48页 |
三、《杂剧》差比句 | 第48-72页 |
1、胜过句 | 第48-58页 |
·“XW 如/似 Y”式 | 第48-51页 |
·“XW 如 Y”式 | 第48-49页 |
·“XW 似 Y”式 | 第49-51页 |
·“XW 过 Y”式 | 第51-52页 |
·“XWY”式 | 第52-53页 |
·“X 比 YW”式 | 第53-56页 |
·“X 最 W”式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2、不及句 | 第58-66页 |
·“不如”句 | 第58-60页 |
·“不似”句 | 第60-62页 |
·“不若”句 | 第62页 |
·“不及”句 | 第62-63页 |
·“不比”句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3、异比句 | 第66-68页 |
·否定式 | 第66-67页 |
·疑问式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页 |
4、《杂剧》差比句特点 | 第68-72页 |
四、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