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玉米病虫害论文--玉米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6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分布和危害第11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第11-12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及生活史第12-13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症状第13-14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鉴定和防治第14-15页
   ·植物抗病机理的研究第15-21页
     ·植物抗病反应第16页
     ·植物抗病基因第16-17页
     ·植物抗病机理第17-19页
     ·植物抗病信号传导第19-21页
   ·生长素与抗病性的关系第21-22页
   ·玉米抗丝黑穗病机理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玉米抗丝黑穗病QTL的定位第22-23页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第23-24页
   ·基因组水平的表达分析技术第24-25页
     ·玉米全基因组测序第24页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第24-25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37页
   ·实验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37页
     ·冬孢子的萌发第26页
     ·双核菌丝的培养第26-27页
     ·接种方法和样品选取第27-28页
     ·菌丝的PCR检测和RNA提取第28-29页
     ·细胞学检测第29-30页
       ·玉米组织的石蜡切片和组织内菌丝的观察第29页
       ·玉米胚根的振动切片和木质素的观察第29页
       ·IAA的免疫组化第29-30页
       ·活性氧(ROS)的组化检测第30页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第30页
     ·数字基因表达谱第30-31页
       ·文库构建和测序第30-31页
       ·基因信息的注释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页
     ·寡聚核苷酸芯片第31-32页
       ·荧光标记和探针杂交第31-32页
       ·数据分析第32页
     ·RT-PCR和定量PCR分析第32-34页
     ·菌丝的生长调节第34-35页
     ·玉米病情田间调查第35页
     ·代谢物含量测定第35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35-36页
     ·木质素总含量测定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72页
   ·冬孢子的萌发和担孢子的生长第37页
   ·双核菌丝的形成第37-38页
   ·玉米对病原菌苗期入侵的抵御抗性第38-55页
     ·玉米丝轴黑粉菌在抗、感材料中的侵染效率第38-40页
     ·DGE表达分析第40-52页
       ·数据分析第41-44页
       ·抗感材料中病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第44-46页
       ·抗感材料在接种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第46-49页
       ·抗、感材料在接种后不同状态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第49-52页
     ·抗感材料在接种前后的GST酶活活力和ROS积累水平的变化第52-54页
     ·抗感材料在接种后的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第54-55页
   ·玉米对病原菌入侵后期扩展增生的抑制抗性第55-72页
     ·菌丝的侵染和扩增第56-59页
     ·菌丝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所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第59-64页
     ·菌丝在玉米第八叶期诱导的代谢物含量的变化第64-69页
     ·生长素和黄酮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直接影响第69页
     ·生长素和黄酮类物质对病害症状的影响第69-72页
4 讨论第72-80页
   ·玉米苗期抗病原菌入侵过程及机理的探讨第72-75页
     ·菌丝的入侵特征第72页
     ·抗、感材料在苗期抗入侵过程中的不同应答机制第72-75页
       ·病程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第73页
       ·活性氧的积累变化第73-74页
       ·木质素的沉积变化第74-75页
   ·玉米对病原菌入侵后期扩展增生抗性机理的探讨第75-80页
     ·菌丝在寄主细胞间的生长及意义第76-77页
     ·寄主在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时的激素含量的变化第77-79页
     ·寄主体内的病原菌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2页
附录1 病程相关基因第92-95页
附录2 接种前后抗感材料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第95-101页
附录3 接种后不同的侵染状态下抗感材料中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第101-102页
附录4 接种后的植物组织DNA小样提取方法(CTAB法)第102-103页
附录5 植物总RNA的提取、纯化及反转录第103-105页
附录6: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05-106页
 作者简介第10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05页
 会议摘要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保守表面蛋白的鉴定与免疫原性研究
下一篇:玉米抗丝黑穗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