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52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基本特征 | 第14-30页 |
·形态与培养特征 | 第14-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致病机制与毒力因子 | 第16-30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组学研究进展 | 第30-34页 |
·基因组学 | 第30-31页 |
·转录组学 | 第31-32页 |
·蛋白质组学 | 第32-33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多样性的遗传基础 | 第33-34页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疫苗研究进展 | 第34-42页 |
·灭活苗 | 第34-36页 |
·亚单位疫苗 | 第36-41页 |
·基因工程疫苗 | 第41-42页 |
·病原菌疫苗候选抗原筛选的主要方法 | 第42-51页 |
·体内诱导表达技术 | 第42-44页 |
·信号标签诱变技术 | 第44-47页 |
·选择性捕获转录序列技术 | 第47-49页 |
·DNA微阵列技术 | 第49-51页 |
·本研究拟探索的科学问题 | 第51-5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2-113页 |
第1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4个血清型标准菌株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 第52-76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53-56页 |
·菌株和培养条件 | 第53页 |
·主要生化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3页 |
·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53-54页 |
·表面蛋白的预测 | 第54页 |
·APP芯片的设计与订制 | 第54页 |
·DNA荧光标记 | 第54-55页 |
·比较基因组杂交 | 第55页 |
·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结果 | 第56-72页 |
·基因芯片预测的编码表面蛋白的基因 | 第56页 |
·比较基因组杂交 | 第56-72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72-76页 |
·特定基因组区域与血清型多样性相关 | 第73页 |
·一些基因岛的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APX的血清型分析 | 第74页 |
·CPS合成操纵子的血清型多样性 | 第74-76页 |
第2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4个血清型标准菌株的转录谱比较分析 | 第76-84页 |
·材料及方法 | 第76-78页 |
·菌株和培养条件 | 第76页 |
·主要生化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76-77页 |
·细菌RNA的提取 | 第77页 |
·转录谱芯片的设计与制定 | 第77-78页 |
·cRNA的标记与杂交 | 第78页 |
·转录分析 | 第78页 |
·结果 | 第78-8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81-84页 |
·CPS合成操纵子的遗传多样性 | 第81页 |
·LPS O-抗原的遗传多样性 | 第81-82页 |
·APX毒素相关基因的分析 | 第82页 |
·免疫相关的保守基因 | 第82-84页 |
第3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保守的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 第84-1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4-98页 |
·菌株与培养条件 | 第84-85页 |
·质粒 | 第85-86页 |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86页 |
·主要溶液 | 第86-87页 |
·培养基 | 第87-88页 |
·其它试剂盒材料及实验器材 | 第88页 |
·实验动物 | 第88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88-93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93-95页 |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95-96页 |
·小鼠的免疫与保护力实验 | 第96-97页 |
·仔猪的免疫与保护力实验 | 第97页 |
·调理吞噬实验 | 第97-98页 |
·结果 | 第98-108页 |
·候选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 第98-103页 |
·重组蛋白的同源保护力 | 第103-104页 |
·重组蛋白的同源及异源保护力 | 第104-10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108-112页 |
·保守外膜蛋白特性分析 | 第108-110页 |
·保护性抗原的筛选鉴定 | 第110-112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