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研究 | 第15-26页 |
·非关系型数据库 | 第15-19页 |
·非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 第15-16页 |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I/O 五分钟法则和“内存是新磁盘、磁盘是新磁带” | 第18-19页 |
·消息中间件 | 第19-21页 |
·消息中间件概述 | 第19-20页 |
·开源消息中间件 ActiveMQ | 第20-21页 |
·面向文档型的非关系型数据库 MONGODB | 第21-23页 |
·MongoDB 数据模型和存储格式 | 第21-22页 |
·开源 MongoDB 对象映射框架 Morphia | 第22-23页 |
·开源软件技术框架 | 第23-25页 |
·开源技术框架 Zookeeper | 第23-25页 |
·开源技术框架 Quartz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校园能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26-47页 |
·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概述及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 第26页 |
·能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及工作流 | 第27-32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27-30页 |
·数据采集的工作流程 | 第30-31页 |
·数据存储基本流程 | 第31-32页 |
·能源数据的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能源数据的原始特征 | 第32-34页 |
·数据流中的能源数据特征 | 第34-35页 |
·任务分发机制的设计 | 第35-37页 |
·二层任务分发机制 | 第35-36页 |
·三层任务分发机制 | 第36-37页 |
·二种任务分发机制比较 | 第37页 |
·持久层的设计 | 第37-44页 |
·MongoDB 数据格式特点 | 第37-38页 |
·系统能源数据粒度的划分 | 第38页 |
·能源数据模式设计 | 第38-42页 |
·能源数据的迁移策略 | 第42页 |
·MongoDB 分片集群架构 | 第42-44页 |
·消息队列服务设计 | 第44-46页 |
·命名约定及规范 | 第44-45页 |
·消息队列服务架构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47-58页 |
·持久层服务的实现 | 第47-50页 |
·统一持久层服务接口 | 第47-50页 |
·数据库操作层 Dao 接口的实现 | 第50页 |
·分布式锁服务的实现 | 第50-52页 |
·实现原理 | 第51-52页 |
·主要接口的实现 | 第52页 |
·消息队列服务的实现 | 第52-57页 |
·消息的持久化 | 第52-53页 |
·消息队列接口的实现 | 第53-57页 |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58-70页 |
·系统测试概述 | 第58-63页 |
·测试基本方法 | 第58-60页 |
·测试环境与实验部署 | 第60-62页 |
·测试工具 | 第62-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9页 |
·测试步骤 | 第63-65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工作总结 | 第70-7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0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