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路径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机械臂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人工势场法 | 第12-13页 |
·概率路标法 | 第13-14页 |
·快速搜索随机树法 | 第14-15页 |
·蚁群算法 | 第15页 |
·本文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机械臂运动学分析 | 第17-26页 |
·概述 | 第17页 |
·机械臂运动学数学基础 | 第17-19页 |
·位置描述 | 第17页 |
·姿态描述 | 第17-18页 |
·位姿的描述 | 第18-19页 |
·D-H 建模 | 第19-22页 |
·正向运动学求解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机械臂路径规划中的碰撞检测技术 | 第26-37页 |
·引言 | 第26页 |
·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技术 | 第26-29页 |
·包围球算法 | 第27页 |
·轴向包围盒算法 | 第27-28页 |
·方向包围盒算法 | 第28页 |
·K-DOPs 包围盒算法 | 第28-29页 |
·基于 K-DOPs18 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 | 第29-35页 |
·K-DOPs18 包围盒的构造 | 第29-31页 |
·K-DOPs18 层次包围盒树的构造 | 第31-33页 |
·K-DOPs18 包围盒树的更新 | 第33-34页 |
·K-DOPs18 包围盒树的相交测试 | 第34-35页 |
·碰撞检测实验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 | 第37-52页 |
·基于安全区域的人工势场法 | 第37-42页 |
·人工势场法 | 第37-38页 |
·安全区域的生成算法 | 第38-40页 |
·基于安全区域的人工势场法描述 | 第40-42页 |
·基于人工势场法优化的带有负反馈的蚁群算法 | 第42-51页 |
·基于负反馈的蚁群算法 | 第43-46页 |
·改进的 ASNF 路径规划算法 | 第46-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仿真系统开发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2-66页 |
·工作场景简介 | 第52页 |
·系统的通信架构和模块设计 | 第52-57页 |
·场景显示模块 | 第53-54页 |
·人工势场法模块 | 第54-55页 |
·蚁群算法模块 | 第55-57页 |
·碰撞检测模块 | 第57页 |
·网络传输模块 | 第57页 |
·基于安全区域的人工势场法实验 | 第57-61页 |
·实验效果 | 第57-59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59-61页 |
·基于人工势场优化的 ASNF 路径规划算法 | 第61-65页 |
·仿真实验 | 第61-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