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CONTENTS | 第8-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9-10页 |
·田野点介绍 | 第10-11页 |
·相关研究综述和土族史研究中的族源争论 | 第11-14页 |
·文化人类学的仪式研究范例 | 第14-16页 |
·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时空理论 | 第16-17页 |
第2章 转山仪式的溯源和变迁 | 第17-31页 |
·转山的一天 | 第18-22页 |
·互助土族村落的历史和生计变迁 | 第22-23页 |
·互助土族的时间观 | 第23-25页 |
·转山仪式的时间设置及类似仪式的比较研究 | 第25-29页 |
·小结:转山仪式的序列 | 第29-31页 |
第3章 转山仪式的空间设置 | 第31-40页 |
·互助土族的聚落和庄廓 | 第32-35页 |
·村落空间的信仰图式 | 第35-40页 |
第4章 转山仪式中的个体与集体 | 第40-48页 |
·转山的范围和单位 | 第40-41页 |
·参加者 | 第41-43页 |
·转山仪式中的女性角色 | 第43-45页 |
·转山仪式的社会性与功能 | 第45-48页 |
第5章 推论:转山仪式中的“英雄祖先”与“国家在场” | 第48-54页 |
·从“英雄徙边记”到“阿柴折箭” | 第49-51页 |
·“战士出征”与“钦差大臣出巡”的转山仪式 | 第51-52页 |
·民间仪式与“国家在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