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

基于前景理论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1页
图目录第11-13页
表目录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6-34页
     ·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综述第16-24页
     ·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行为研究综述第24-32页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第32-34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4-35页
     ·研究内容第34-35页
     ·技术路线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二章 前景理论在出行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第37-47页
   ·引言第37页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出行行为第37-42页
     ·不确定性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第37-38页
     ·有限理性产生的根源第38页
     ·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第38-41页
     ·交通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出行行为建模第41-42页
   ·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出行行为研究第42-43页
   ·前景理论与出行行为研究第43-46页
     ·前景理论在出行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第43-45页
     ·对前景理论的批判与借鉴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第47-66页
   ·引言第47-48页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固定需求 SUE 模型第48-59页
     ·参数变量及网络描述第48-49页
     ·基于前景理论的路径选择决策过程第49-51页
     ·基于可靠性的内生参照点第51页
     ·模型建立第51-52页
     ·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及求解算法第52-54页
     ·算例分析第54-59页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弹性需求 SUE 模型第59-64页
     ·模型建立与性质讨论第59-60页
     ·求解算法第60页
     ·算例分析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随机动态用户最优模型第66-83页
   ·引言第66页
   ·模型假设和定义第66-71页
     ·符合定义及相关约束第66-69页
     ·出行路径和出发时间选择的参照点第69-70页
     ·路径前景第70页
     ·到达前景第70-71页
   ·模型建立第71-73页
     ·出行路径选择第71-72页
     ·出发时间选择第72-73页
     ·出发时间和出行路径同时选择的 SDUO 模型第73页
   ·等价的变分不等式及求解算法第73-76页
     ·存在性第74页
     ·等价性第74页
     ·求解算法第74-76页
   ·算例分析第76-79页
   ·路网可靠度分析第79-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五章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用户均衡与系统演化第83-125页
   ·引言第83-84页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 UE 模型第84-88页
     ·UE 模型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第84-85页
     ·UE 模型解的性质第85-88页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动态交通流演化博弈模型第88-106页
     ·基于复制子动态的动态交通系统第88-92页
     ·基于最优反应动态的动态交通系统第92-97页
     ·基于 Smith 动态的动态交通系统第97-102页
     ·基于 BNN 动态的动态交通系统第102-106页
   ·UE 的实现过程及其政策含义第106-107页
   ·数值模拟第107-123页
     ·算例一第108-113页
     ·算例二第113-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六章 序贯出行决策中参照点的动态更新规律研究第125-142页
   ·引言第125-126页
   ·序贯出行决策学习模型第126-128页
     ·认知更新规则第127-128页
     ·出行决策规则第128页
   ·研究假设第128-132页
   ·实验设计第132-135页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第135-141页
     ·实验过程第135-136页
     ·相关参数的确定第136-137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37-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2-146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42-143页
   ·主要创新点第143-144页
   ·研究展望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6页
附录第156-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第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163页
附件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双效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实验及系统模拟研究
下一篇: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薄壁钢梁分析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