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一、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阐述第9-15页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历史渊源及其理论分析第9-11页
  (1) 和谐社会的思想历史渊源第9-10页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分析第10-11页
 2、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及其内涵第11-14页
  (1) 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第11-12页
  (2)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概念及其内涵第12-14页
 3、大学生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第14-15页
  (1) 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指导第14页
  (2) 大学生政治参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第14-15页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第15-23页
 1、大学生政治参与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说明第15-20页
  (1) 关注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尤其对国内重大和突发事件极其关注第16-17页
  (2) 肯定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战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第17-18页
  (3) 能正确理性的看待社会问题,不盲目随从第18-19页
  (4) 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网络参与盛行第19-20页
 2、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第20-23页
  (1) 政治参与主体意识不强,存在一定的政治冷漠现象第20-21页
  (2) 政治参与的动机呈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第21-22页
  (3) 对政治参与认知模糊,对政治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第22页
  (4) 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不一致第22-23页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第23-32页
 1、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个体因素第23-26页
  (1) 性别第23-24页
  (2) 年龄和年级第24页
  (3) 专业第24页
  (4) 政治面貌第24-25页
  (5) 政治心理第25-26页
 2、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家庭因素第26-27页
  (1) 父母的政治面貌第26页
  (2) 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第26-27页
  (3) 家庭谈论政治和关注政治的情况第27页
 3、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第27-29页
  (1) 学校环境第28页
  (2) 学校管理第28-29页
  (3) 学校教学第29页
 4、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社会现实因素第29-32页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第30页
  (2) 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性的目的增强第30页
  (3) 我国政治体制的现状第30-31页
  (4) 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第31-32页
  (5) 大众传媒的影响第32页
四、和谐社会视角下完善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对策的理论探讨第32-40页
 1、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为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第32-34页
  (1) 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第32-33页
  (2) 加强政治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保障公民参与的规范化第33-34页
 2、营造和谐的社会参与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政治参与渠道第34-35页
  (1) 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第34页
  (2) 创建和谐型的家庭参与环境第34-35页
  (3) 拓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的民主参与渠道第35页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第35-37页
  (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第35-36页
  (2) 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积极引导作用第36-37页
  (3) 创造和谐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第37页
 4、大学生要切实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培养自身政治参与能力第37-40页
  (1) 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第37-38页
  (2)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附录:大学生政治参与调查问卷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理智成为偏见——艾伦·布鲁姆大学教育民主思想及其启示
下一篇:大学校训认知现状调查与笃行措施反审研究--以山东省域重点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