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导论第12-22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6页
     ·研究目的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页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9-2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2-42页
   ·制造业物流相关研究第22-24页
     ·物流与制造业物流研究第22-23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研究第23-24页
   ·物流需求相关研究第24-26页
     ·物流需求相关研究第24-25页
     ·物流供给相关研究第25页
     ·客户需求导向相关研究第25-26页
   ·服务创新相关研究第26-37页
     ·服务创新的研究历程与研究视角第27-29页
     ·服务创新概念研究第29-30页
     ·服务创新模式研究第30-35页
     ·服务创新驱动力研究第35-37页
   ·物流服务创新相关研究第37-40页
     ·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第37-39页
     ·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3章 制造业物流需求分析第42-56页
   ·制造业物流组织形式及功能演进分析第42-48页
     ·制造业物流组织形式演进第42-44页
     ·制造业物流服务功能演进第44-48页
   ·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特性分析第48-52页
     ·制造业物流需求分类第48-50页
     ·制造业物流需求特性第50-52页
   ·制造企业潜在物流需求分析第52-55页
     ·影响制造企业潜在物流需求的因素第53-54页
     ·制造企业潜在物流需求的类型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第56-98页
   ·基于扎根理论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分析第56-69页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第57页
     ·研究过程第57-59页
     ·资料分析第59-65页
     ·模型阐释和研究结果第65-69页
   ·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第69-96页
     ·研究方法第69-73页
     ·统计分析第73页
     ·研究信度和效度第73-74页
     ·CICT和Cronbachα系数检验第74-79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79-87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87-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型构建研究第98-130页
   ·理论推导和研究假设第98-105页
     ·概念模型的提出第98-101页
     ·假设关系的提出第101-105页
   ·研究方法第105-106页
     ·样本第105-106页
     ·变量测量第106页
   ·统计分析第106页
   ·假设检验第106-128页
     ·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内容分析第106-115页
     ·影响因素对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的影响分析第11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6章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战略选择第130-152页
   ·制造企业物流需求价值主张分析第130-134页
   ·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空间分析第134-136页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战略选择第136-140页
     ·维护式创新战略第137-138页
     ·物流增值服务型创新战略第138页
     ·物流服务产品创新战略第138-139页
     ·技术领先型创新战略第139-140页
     ·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战略第140页
   ·案例分析第140-150页
     ·集装箱海陆联运案例分析第141-144页
     ·UPS物流金融案例分析第144-146页
     ·中远物流第三方家电物流案例分析第146-147页
     ·中邮物流一体化物流案例分析第147-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52-160页
   ·主要结论第152-155页
     ·制造业物流需求特性第152页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第152-153页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模型第153-154页
     ·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战略选择第154-155页
   ·实践启示第155-158页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158-160页
     ·研究局限第158-159页
     ·研究展望第159-160页
附录 调研问卷第160-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76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76-178页
后记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央银行独立性测度体系及对我国的适配性研究
下一篇:国际研究型合作组织(RJVs)合作创新研究--基于功能、制度、绩效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