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立题依据 | 第16-40页 |
摘要 | 第16页 |
1 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页 |
2 水资源现状与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 | 第16-22页 |
·世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 第16-18页 |
·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第18-21页 |
·中国水资源概况 | 第18-19页 |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第19-20页 |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第20-21页 |
·发展节水灌溉的意义 | 第21-22页 |
3 作物节水灌溉的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物种资源的生理抗逆机制与对缺水的适应能力 | 第22页 |
·作物吸水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 第22-23页 |
·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差异 | 第23页 |
·作物的有限缺水效应 | 第23-24页 |
4 调亏灌溉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24-33页 |
·调亏灌溉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 | 第24页 |
·调亏灌溉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24-27页 |
·调亏灌溉与传统灌溉的区别 | 第27-29页 |
·调亏灌溉的生物学基础 | 第29-31页 |
·调亏灌溉的节水机理 | 第29-30页 |
·调亏灌溉的增产机理 | 第30-31页 |
·调亏灌溉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第31-33页 |
·调亏灌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3页 |
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4页 |
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Abstract | 第39-40页 |
第二章 调亏灌溉对作物根冠生长及其关系的影响 | 第40-73页 |
摘要 | 第40-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供试材料 | 第41页 |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测定项目 | 第43-44页 |
·冬小麦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43-44页 |
·夏玉米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44页 |
·棉花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44页 |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68页 |
·RDI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4-55页 |
·RDI对冬小麦根系的调控作用 | 第44-50页 |
·RDI对冬小麦株高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RDI对冬小麦功能叶面积的影响 | 第52-53页 |
·RDI对冬小麦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作用 | 第53-55页 |
·RDI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5-62页 |
·RDI对夏玉米根系的调控作用 | 第55-59页 |
·RDI对夏玉米株高生长的影响 | 第59-60页 |
·RDI对夏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 第60页 |
·RDI对夏玉米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作用 | 第60-62页 |
·RDI对棉花根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62-68页 |
·RDI对棉花根系的调控作用 | 第62-64页 |
·RDI对棉花株高生长的影响 | 第64-65页 |
·RDI对棉花根冠生长关系的调控作用 | 第65-67页 |
·RDI对棉铃发育的调控作用 | 第67-6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Abstract | 第72-73页 |
第三章 调亏灌溉对作物光合特性与物质分配的影响 | 第73-92页 |
摘要 | 第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供试材料 | 第73-74页 |
·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冬小麦试验 | 第74页 |
·夏玉米试验 | 第74-75页 |
·棉花试验 | 第75页 |
·测定项目 | 第75页 |
·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75页 |
·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测定 | 第75页 |
·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模拟 | 第75页 |
·干物质分配的测定 | 第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88页 |
·RDI对冬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75-79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的影响及模拟模型 | 第79-85页 |
·RDI对作物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85-88页 |
·RDI对冬小麦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85-86页 |
·RDI对夏玉米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86-87页 |
·RDI对棉花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第87-8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Abstract | 第91-92页 |
第四章 调亏灌溉对作物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92-112页 |
摘要 | 第92-9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4页 |
·供试材料 | 第93页 |
·试验方法 | 第93页 |
·冬小麦试验 | 第93页 |
·夏玉米试验 | 第93页 |
·棉花试验 | 第9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93-94页 |
·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93-94页 |
·耗水量的测定与计算 | 第94页 |
·经济产量的测定 | 第94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测定 | 第94页 |
·蒸散量的测定与计算 | 第9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4-109页 |
·REI对冬小麦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94-100页 |
·RDI对冬小麦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94-98页 |
·RDI对冬小麦耗水量的影响 | 第98页 |
·RDI对冬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 | 第98-99页 |
·RDI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99-100页 |
·RDI对夏玉米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100-104页 |
·RDI对夏玉米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RDI对夏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RDI对夏玉米经济产量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RDI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RDI对棉花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第104-108页 |
·RDI对棉花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RDI对棉花耗水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RDI对棉花经济产量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RDI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作物RDI指标与模式 | 第108-10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Abstract | 第111-112页 |
第五章 调亏灌溉对作物经济产品品质的影响 | 第112-131页 |
摘要 | 第112-11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4页 |
·供试材料 | 第113页 |
·试验方法 | 第113-114页 |
·取样时间及方法 | 第11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24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降落值的影响 | 第118页 |
·RDI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及氨基酸产量的影响 | 第118-121页 |
·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 第121-12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
Abstract | 第129-131页 |
第六章 调亏灌溉与营养调节结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31-150页 |
摘要 | 第1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135页 |
·供试材料 | 第131-132页 |
·试验方法 | 第132-134页 |
·不同营养水平下的RDI试验 | 第132页 |
·秸秆覆盖条件下的RDI试验 | 第132页 |
·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32-134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34-1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5-147页 |
·不同营养水平下的RDI | 第135-138页 |
·秸秆覆盖条件下的RDI | 第138-139页 |
·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39-147页 |
·冬小麦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39-146页 |
·夏玉米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46-147页 |
·棉花RDI与营养调节优化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 第14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47-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49页 |
Abstract | 第149-150页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及其研究展望 | 第150-162页 |
摘要 | 第150页 |
1 讨论 | 第150-154页 |
·水分调亏对根冠关系的调控 | 第150-151页 |
·水分调亏时期与作物补偿效应 | 第151-152页 |
·水分调亏与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152-153页 |
·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 第153-154页 |
2 结论 | 第154-157页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7页 |
4 今后研究设想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2页 |
附录 | 第162-163页 |
致谢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