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8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自由态二维碳原子晶体——石墨烯 | 第13-20页 |
·结构特征 | 第14-15页 |
·物理性质 | 第15-17页 |
·制备方法概述 | 第17-20页 |
·石墨烯衍生材料——石墨烯的应用之路 | 第20-24页 |
·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衍生材料 | 第21-22页 |
·氧化石墨烯——一种重要的石墨烯衍生材料 | 第22-24页 |
·基于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组装行为及结构设计 | 第24-30页 |
·纳米结构及纳米复合结构 | 第25-27页 |
·宏观薄膜材料 | 第27-29页 |
·三维宏观体材料 | 第29-30页 |
·石墨烯基组装材料的应用前景展望 | 第30-36页 |
·高性能传感器材料 | 第31-32页 |
·高性能储能及能量转化材料 | 第32-35页 |
·聚合物增强材料 | 第35-36页 |
·其他应用 | 第3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制备方法 | 第38-44页 |
·主要试剂及原料 | 第38-39页 |
·材料制备所用主要设备 | 第39页 |
·分析表征设备简介 | 第39-41页 |
·氧化石墨的制备及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 | 第41-44页 |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42-43页 |
·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制备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石墨烯的低温负压宏量制备 | 第44-58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材料的制备 | 第45-46页 |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6页 |
·低温负压化学解理法制备石墨烯——一张热重图谱带来的新发现 | 第46-48页 |
·石墨烯粉体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48-53页 |
·剥离程度分析——XRD | 第48-49页 |
·微观形貌分析——SEM 及 TEM | 第49-51页 |
·微观结构分析——N_2吸附及 AFM | 第51-53页 |
·还原程度分析——XPS | 第53页 |
·石墨烯粉体材料的电化学行为分析 | 第53-55页 |
·不同氧化时间的氧化石墨对石墨烯粉体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石墨烯/DNA 杂化物的自组装制备及传感特性 | 第58-70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石墨烯粉体材料的分散及材料的自组装制备 | 第59-60页 |
·石墨烯/DNA 杂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0页 |
·石墨烯/DNA 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制备及表征 | 第60-64页 |
·石墨烯的分散性能比较 | 第60-61页 |
·微观形貌分析 | 第61-64页 |
·电化学活性 | 第64-66页 |
·过氧化氢传感性能探索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石墨烯/NiO/DNA 杂化物的自组装制备及其传感特性 | 第70-82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2页 |
·石墨烯/NiO 纳米颗粒粉体材料的低温负压制备 | 第71页 |
·石墨烯/NiO 粉体材料的有效分散及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形成 | 第71页 |
·葡萄糖传感性能测试 | 第71-72页 |
·石墨烯/NiO/DNA 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制备及表征 | 第72-75页 |
·石墨烯/NiO 纳米颗粒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72-73页 |
·石墨烯/NiO 纳米颗粒杂化材料的分散及表征 | 第73-75页 |
·材料对葡萄糖的传感性能研究 | 第75-80页 |
·电极的反应活性 | 第75-76页 |
·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及动力学分析 | 第76-78页 |
·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性能 | 第78-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石墨烯/氧化物“三明治”薄膜的自组装制备及储能特性 | 第82-94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实验部分 | 第83-84页 |
·杂化薄膜的制备 | 第83-84页 |
·杂化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4页 |
·“三明治”结构杂化薄膜的结构设计及自组装制备过程解析 | 第84-89页 |
·结构的设计及组装 | 第84-86页 |
·组装过程的解析 | 第86-88页 |
·薄膜及其微观形态 | 第88-89页 |
·杂化薄膜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89-91页 |
·扣式 2032 电容器的组装 | 第89-90页 |
·杂化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90-91页 |
·石墨烯/Co_3O_4以及石墨烯/Fe_3O_4“三明治”结构杂化薄膜的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导电石墨烯薄膜的气液界面自组装 | 第94-104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石墨烯分散溶液的制备 | 第95页 |
·薄膜的气液界面自组装 | 第95-96页 |
·气液界面自组装的石墨烯薄膜及其结构表征 | 第96-101页 |
·气液界面自组装的石墨烯薄膜 | 第96-97页 |
·薄膜的结构表征 | 第97-98页 |
·薄膜厚度的调控 | 第98-100页 |
·氧化石墨烯的粘结作用 | 第100-101页 |
·薄膜的性质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八章 一步自组装法制备核壳结构石墨烯宏观体 | 第104-120页 |
·引言 | 第104-105页 |
·实验部分 | 第105-106页 |
·组装过程及结构分析 | 第106-115页 |
·不同 GO 浓度以及 KMnO_4含量对组装过程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结构的表征 | 第107-109页 |
·核壳结构的成分分析 | 第109-111页 |
·不同 KMnO_4含量对核壳结构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KMnO_4对促进核壳结构形成的机理性探讨 | 第113-115页 |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115-117页 |
·库仑效率的提高 | 第115-116页 |
·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116-117页 |
·小尺寸核壳结构的自组装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20-122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2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4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