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4页
   ·引言第10-11页
   ·碳纳米管第11-19页
     ·碳纳米管的结构第11-12页
     ·碳纳米管的性质第12-14页
     ·碳纳米管的制备第14-19页
   ·铝基复合材料第19-24页
     ·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第19-20页
     ·铝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第20-24页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第24-31页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第24-25页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第25-30页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第30-31页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二章 材料、设备与实验方法第34-42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34-37页
     ·CNTs/Al 复合粉末的制备第35-36页
     ·机械球磨 CNTs/Al 复合粉末第36页
     ·CNTs/Al 复合材料块体的制备第36-37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7-39页
     ·材料合成用仪器设备第37-39页
     ·材料表征设备第39页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第39-42页
     ·密度测试与致密度计算第39-40页
     ·硬度测试第40页
     ·拉伸与压缩性能测试第40页
     ·热膨胀系数测试第40页
     ·耐蚀性测试第40-42页
第三章 铝粉基体上原位合成碳纳米相的研究第42-76页
   ·引言第42页
   ·Ni/Al 催化剂制备 CNTs/Al 复合粉末第42-55页
     ·Ni/Al 催化剂的制备第42-45页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第45-46页
     ·催化剂 Ni 含量的优化选择第46-50页
     ·复合粉末中 CNTs 含量的控制第50-52页
     ·以乙炔为碳源合成碳产物第52-55页
   ·Co/Al 催化剂制备 CNTs/Al 复合粉末第55-63页
     ·Co/Al 催化剂的制备第55-57页
     ·碳源与载气的选择第57-58页
     ·反应载气比例对产物形貌和产率影响第58-61页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与产率影响第61-63页
   ·Cu/Al 催化剂制备 CNTs/Al 复合粉末第63-69页
     ·Cu/Al 催化剂的制备第63-65页
     ·反应气氛的选择第65-66页
     ·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产率影响第66-69页
   ·铝基体上原位合成 CNTs 的影响因素探讨第69-74页
     ·催化剂种类及含量第70-71页
     ·合成温度第71-72页
     ·匹配的反应气氛第72-73页
     ·催化剂与铝载体交互作用第73-74页
   ·本章小节第74-76页
第四章 CNTs/Al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第76-104页
   ·引言第76页
   ·原位合成-粉末冶金法制备 CNTs/Al 复合材料第76-85页
     ·CNTs/Al 复合材料中 CNTs 的稳定性第76-78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第78-80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第80-83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第83-85页
   ·原位合成-短时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 CNTs/Al 复合材料第85-103页
     ·球磨转速和过程控制剂的选择第85-89页
     ·球磨时间对 CNTs/Al 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第89-95页
     ·CNTs 含量对 CNTs/Al 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第95-101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第101-103页
   ·本章小节第103-104页
第五章 CNTs/Al 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及增强机制第104-123页
   ·引言第104页
   ·CNTs 的结构演变及对界面影响第104-118页
     ·球磨过程中 CNTs 结构演变第104-110页
     ·烧结温度对 CNTs/Al 复合材料性能与界面影响第110-118页
   ·CNTs/Al 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第118-122页
     ·CNTs 承载直接强化第119-120页
     ·位错强化第120-121页
     ·细晶强化第121页
     ·协同强化第121-122页
   ·本章小节第122-123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123-126页
   ·主要结论第123-124页
   ·主要创新点第124页
   ·工作展望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的宏量制备、可控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ZTM陶瓷/纤维编织体微波连接及其弹性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