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路线 | 第10-11页 |
·重点和难点 | 第11页 |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自主创新的理论来源 | 第12页 |
·自主创新的界定 | 第12-13页 |
·区域自主创新的提出及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第14-16页 |
·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 | 第14-15页 |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 第15-16页 |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 第16页 |
·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简介 | 第16-20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17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江苏省科技资源投入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江苏省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分析 | 第20-21页 |
·江苏省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分析 | 第21-22页 |
·江苏省科技产出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科技论文 | 第22-23页 |
·专利 | 第23-24页 |
·技术市场 | 第24-25页 |
·江苏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定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江苏省地级市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第26-35页 |
·指标选取及比较分析 | 第26-31页 |
·指标选取 | 第26-28页 |
·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因子分析 | 第31-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江苏省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大中 型制造业为例 | 第35-46页 |
·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效率评价 | 第35-37页 |
·非有效 DEA 行业的改进 | 第37-41页 |
·改进的 DEA 模型——超效率C 2R 模型 | 第41-43页 |
·Tobit 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Tobit 回归模型介绍 | 第43页 |
·选取影响因子及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