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有关无缝隙政府理论的研究 | 第17-18页 |
·有关环境监管的研究 | 第18-20页 |
·有关城市群环境监管的研究 | 第20-22页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珠三角城市群 | 第22-24页 |
·环境监管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 | 第25-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7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的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监管问题考察 | 第28-58页 |
·无缝隙政府理论及其启示 | 第28-33页 |
·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提出 | 第28-30页 |
·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理论启示 | 第32-33页 |
·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监管的演进历程 | 第33-37页 |
·20世纪70年代——“划界而治” | 第33-34页 |
·20世纪80~90年代初——“边界模糊” | 第34-35页 |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区域一体化趋势” | 第35-37页 |
·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监管现存的问题 | 第37-45页 |
·理念问题——自我中心,以邻为壑 | 第37-39页 |
·组织问题——条块分离,区域分割 | 第39-40页 |
·职能问题——各自为政,职能脱节 | 第40-41页 |
·效益问题——局部效益凸显,整体效益不佳 | 第41-45页 |
·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监管现存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45-58页 |
·单体城市政府理念的偏差 | 第45-47页 |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 第45-46页 |
·GDP导向的政绩观 | 第46-47页 |
·区域合作意识淡薄 | 第47页 |
·府际监管存在的困境 | 第47-51页 |
·传统的行政体制制约府际间的监管 | 第47-49页 |
·单体城市政府间的政策规划未能有效对接 | 第49-50页 |
·单体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城市群环境监管保障方面存在的困境 | 第51-58页 |
·权威的城市群环境监管协调组织的缺失 | 第51-53页 |
·城市间环境监管法律法规存在冲突 | 第53-54页 |
·珠三角城市群环境保护投资的不足 | 第54-56页 |
·城市群环境监管合作机制的不完备 | 第56-58页 |
第三章 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监管的完善方向 | 第58-72页 |
·修正单体城市政府环境监管的理念 | 第58-60页 |
·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 第58-59页 |
·坚持“良性竞争”的理念 | 第59页 |
·强化“一体化”的理念 | 第59-60页 |
·构建城市群无缝隙环境监管的组织载体 | 第60-63页 |
·合理设立城市群环境监管协调机构 | 第60-62页 |
·定位环境监管协调机构管理权限与权力 | 第62-63页 |
·无缝隙环境监管有效运行的保障 | 第63-72页 |
·法律法规措施:推进城市间环境监管法律法规的有效兼容 | 第63-64页 |
·财政措施 | 第64-66页 |
·加大珠三角城市群环保投入力度 | 第64-65页 |
·建立一体化的城市群生态补偿制度 | 第65-66页 |
·合作协调机制 | 第66-72页 |
·建立多层面的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 | 第67-68页 |
·完善城市群环境监管信息共享机制 | 第68-69页 |
·完善单体城市政府环境监管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1、研究内容总结 | 第72页 |
2、研究局限 | 第72页 |
3、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