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0 引言 | 第15-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16-17页 |
·几个关键的概念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 | 第20-23页 |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 第23-26页 |
·合作制思想与信用社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相关研究评价 | 第28-30页 |
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一般性分析 | 第30-53页 |
·农村信用社治理的机构和原则 | 第32-38页 |
·典型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与治理 | 第32-36页 |
·农村信用社治理原则 | 第36-38页 |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 | 第38-44页 |
·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的产权基础 | 第38-40页 |
·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目标的特征 | 第40-41页 |
·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特殊的治理机制 | 第41-44页 |
·农村信用社的外部治理 | 第44-53页 |
·资本市场对治理结构影响较弱 | 第45-46页 |
·产品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治理作用增强 | 第46-49页 |
·信用社服务支持体系使得破产清算压力减轻 | 第49-50页 |
·政府干预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外部治理力量 | 第50-53页 |
3. 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后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面临的难题 | 第53-70页 |
·产权、交易成本与企业治理 | 第53-55页 |
·新形势下基于传统合作制的内部治理的困难 | 第55-63页 |
·合作制利用社会资本进行治理日益困难 | 第55-57页 |
·规模的扩大将使合作制治理成本上升 | 第57-60页 |
·社员股东存在搭便车的可能 | 第60-63页 |
·将股份制作为未来治理机制基础的两难 | 第63-70页 |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股份制商业化的趋势 | 第64-65页 |
·增强股份制治理机制的收益与社会福利 | 第65-68页 |
·国际合作金融治理模式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68-70页 |
4. 各国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 | 第70-86页 |
·市场化外部治理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70-73页 |
·行政力量参与外部治理原因与效率分析 | 第73-82页 |
·政府作为“真实”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 | 第73-76页 |
·行政化外部治理与市场化外部治理的差异 | 第76-79页 |
·政府干预下农村信用社治理多任务委托的难题 | 第79-82页 |
·在外部治理中把握政府干预合理度的难题 | 第82-86页 |
5. 我国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 第86-108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与内部治理结构的历史状况 | 第86-89页 |
·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 | 第89-90页 |
·新一轮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结构现状 | 第90-97页 |
·产权制度是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混合 | 第90-92页 |
·省联社管理下的法人治理 | 第92-94页 |
·尚未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94-97页 |
·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历史与现状 | 第97-108页 |
·政府行政管理在外部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 第98-102页 |
·产品与服务市场竞争对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影响增强 | 第102-106页 |
·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影响仍较小 | 第106-108页 |
6. 我国农村信用社内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08-142页 |
·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 第108-116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08-111页 |
·强制性制度变迁容易导致内部治理的弱化 | 第111-113页 |
·外部治理中行政主导模式形成的路径依赖 | 第113-116页 |
·股份合作制内部治理模式的积极因素 | 第116-121页 |
·股份合作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大、层次多的特征 | 第117-119页 |
·股份合作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员股东参与信用社内部治理积极性 | 第119-121页 |
·股份合作制下不同类型股东治理目标的冲突 | 第121-130页 |
·不同类型股东的不同治理目标 | 第121-123页 |
·两类股东偏好的共存与博弈 | 第123-126页 |
·治理力量对比与股权结构存在背离 | 第126-130页 |
·政府参与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特殊性 | 第130-135页 |
·政府主导农村信用社外部治理的弊端 | 第135-142页 |
·过于强势的政府外部治理力量形成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替代 | 第135-136页 |
·按行政区域设立信用社难以达到内部治理成本最优 | 第136-139页 |
·政府主导下的外部治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 第139-142页 |
7. 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内外治理结构的政策思考 | 第142-159页 |
·完善农村信用社内外治理结构应以现有的经济政治现实为基础 | 第142-146页 |
·在健全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的基础上改进内部治理 | 第146-148页 |
·政府以适当的模式参与信用社治理 | 第148-152页 |
·确保社员能够以低成本的手段行使治理权 | 第152-155页 |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体系 | 第155-159页 |
8. 结论及启示 | 第159-16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59-161页 |
·几点启示 | 第161-16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0页 |
后记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