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一) 现代社会提出的要求 | 第9页 |
(二)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9-10页 |
(三)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一)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 第11页 |
(二) 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1页 |
(三) 社会形势的发展需求 | 第11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口语交际教学概述 | 第13-18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16页 |
(一) 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二) 美国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路径 | 第15-16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6-18页 |
(一) 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二) 训练路径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语交际教学 | 第18-22页 |
一、 口语交际过程 | 第18页 |
二、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 | 第18-19页 |
三、 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般要求 | 第19-20页 |
(一)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一般要求 | 第19页 |
(二) 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要求 | 第19-20页 |
四、 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 | 第20-22页 |
(一) 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目标 | 第20页 |
(二) 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 第20页 |
(三) 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 第20-22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路径 | 第22-30页 |
一、 教学课程化 | 第22-25页 |
(一) 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22-24页 |
(二) 利用课外阅读展开语文活动 | 第24-25页 |
二、 训练日常化 | 第25-26页 |
(一) 结合我校早读课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 | 第25页 |
(二) 结合校园各项竞赛活动 | 第25-26页 |
(三) 借助于校学生记者团和校本课程展开专题研究 | 第26页 |
三、 训练自主化 | 第26-30页 |
(一) 发挥专题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优势 | 第26-27页 |
(二) 口语交际自主训练体系设计思路 | 第27-30页 |
第五章 高中生口语交际的评价及评价量表 | 第30-45页 |
一、 发展性评价概念 | 第30页 |
二、 发展性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三、 设计高中生口语交际自主发展评价量表 | 第31-32页 |
四、 运用发展性评价量表进行口语交际课程的案例事例 | 第32-45页 |
(一) 案例劝说 | 第32-34页 |
(二) 案例讨论 | 第34-37页 |
(三) 案例应答 | 第37-39页 |
(四) 案例访谈 | 第39-44页 |
(五) 朗诵量表 | 第44-45页 |
附录 1:辩论赛组织方案及评价量表 | 第45-47页 |
附录 2:“向青春举杯”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 第47-48页 |
附录 3:“飞扬的青春”首届诗歌节活动总方案 | 第48页 |
附录 4:“青果杯”首届戏剧节方案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