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研究--基于J省C市W小学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6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二)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5-27页
  (一) 学校适应及其研究现状第15-21页
  (二) 关于“不稳定家庭”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第21-27页
 三、本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7-29页
  (一) 不稳定家庭第27页
  (二) 学校适应第27-29页
  (三) 学生管理第29页
 四、研究方案第29-36页
  (一)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9-31页
  (二) 研究方法第31-35页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35-36页
第二章 “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及其管理现状第36-71页
 一、W小学“不稳定家庭子女”的由来与背景第36-43页
  (一) 根基薄弱的学校周边环境第36-38页
  (二) 经历城市变迁的W小学第38-41页
  (三) 笔者执教的个案班级情况第41-43页
 二、“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不良现状第43-62页
  (一) 学业适应不良第45-52页
  (二) 行为适应不良第52-55页
  (三)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第55-62页
 三、“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管理的缺位第62-71页
  (一) 适应不良学生问题管理现状素描第62-66页
  (二) “一刀切”的常规管理第66-71页
第三章 “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不良原因分析第71-94页
 一、疾速城市化区域内的教育行政问题第71-76页
  (一) 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观第72-73页
  (二) 被动的农民城市化、居民化第73-76页
 二、社会风气、家庭教育不良导向第76-84页
  (一) 社会背景及其周边不利环境影响第76-79页
  (二) 家庭背景负面影响第79-84页
 三、个案学校在管理上的应付、歧视和隔离第84-91页
  (一) 薄弱环境下的无奈应付第85-87页
  (二) 流于形式的“德育导师制”第87-90页
  (三) 副课教师的歧视、隔离态度第90-91页
 四、孤立无援的学校教育第91-94页
第四章 “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的改进建议第94-108页
 一、寻求社会支持第94-99页
  (一) 政府支援提高“不稳定家庭”母亲素养第94-96页
  (二) 政策支持促使“不稳定家庭”实施自救第96-99页
 二、学校管理要有力倾斜第99-104页
  (一) 强化责任建立“不稳定家庭子女”分级管理第100-101页
  (二) 协调力量提升家校教育合力第101-104页
 三、教师要自觉地积极实施有效管理第104-108页
  (一) 认清现实积极面对第104-105页
  (二) 重视技巧恰当改进第105-108页
附录一:学校生活状况问卷第108-110页
附录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摘要第110-116页
附录三:“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问卷调查(补充)第116-117页
附录四:“不稳定家庭子女”补充问卷数据一览表第117-121页
附录五:“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访谈提纲第121-122页
附录六:“不稳定家庭子女”学校适应课间观察提纲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后记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一五年级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下一篇:小学成熟期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行动研究--基于上海市Z小学专业特色塑造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