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摩托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摩托车舒适性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BikeSim 摩托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5-27页 |
·BikeSim 摩托车动力学建模原理 | 第15-19页 |
·BikeSim 软件的介绍 | 第15-17页 |
·BikeSim 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BikeSim 整车模型的组成 | 第19-23页 |
·车体模型 | 第19页 |
·转向系模型 | 第19-21页 |
·悬架系统模型 | 第21-23页 |
·其他子系统模型 | 第23页 |
·摩托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3-26页 |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驾驶员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外部环境与工况的设置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于 BikeSim 的摩托车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仿真 | 第27-40页 |
·摩托车操纵稳定性的特点 | 第27-28页 |
·摩托车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区别 | 第27-28页 |
·BikeSim 操纵稳定性仿真的实现方式 | 第28页 |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的仿真 | 第28-31页 |
·仿真参数的设置与计算 | 第28-29页 |
·仿真结果的输出与分析 | 第29-31页 |
·方向把脉冲输入瞬态试验的仿真 | 第31-36页 |
·仿真参数的设置与计算 | 第32-34页 |
·悬架前伸角对脉冲瞬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34-36页 |
·摩托车平顺性仿真 | 第36-39页 |
·平顺性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仿真计算与结果处理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考虑俯仰振动的摩托车平顺性多目标优化 | 第40-52页 |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40-45页 |
·Pareto 最优的概念 | 第40-41页 |
·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 | 第41-43页 |
·优化软件 iSIGHT 的介绍 | 第43-45页 |
·多目标优化的实现 | 第45-48页 |
·问题描述 | 第45页 |
·联合仿真优化平台的搭建 | 第45-46页 |
·优化参数的设置与计算 | 第46-48页 |
·优化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Pareto 最优解集的讨论 | 第48-49页 |
·优化前后平顺性的比较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基于多工况并行任务的摩托车悬架参数多目标优化 | 第52-63页 |
·加速/制动工况下的摩托车动力学仿真 | 第52-55页 |
·加速与制动工况的建立 | 第52-53页 |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并行任务多目标优化的实现 | 第55-58页 |
·问题描述 | 第55页 |
·并行任务优化平台的搭建 | 第55-56页 |
·参数的设置与计算 | 第56-58页 |
·优化计算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目标权重与最优值的确定 | 第58-59页 |
·优化前后悬架性能的比较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