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城市铁路、市郊铁路论文

轨道交通闸机系统的人员检测与判别技术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页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第8-9页
   ·项目的来源及论文的工作第9-12页
2 AFC 系统的一般构成第12-16页
   ·AFC 系统第12-13页
   ·AFC 系统构成第13-15页
     ·车站设备第13-14页
     ·车站计算机系统第14-15页
     ·线路中心计算机系统第15页
     ·清分中心系统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3 工程仿真模型的构建第16-44页
   ·虚拟现实平台选择第16-18页
     ·Vega Prime 视景仿真平台第16-17页
     ·EON Studio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第17页
     ·Virtools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第17-18页
   ·Virtools 工作模式第18-20页
   ·物理元素的实现第20-42页
     ·设备实体第20-25页
     ·人物模型及动作第25-30页
     ·物理规则约束的实现第3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通行检测策略需求分析第44-50页
   ·闸机工作原理分析第45-48页
     ·通过某区域的检测第45-47页
     ·反向闯入检测第47-48页
     ·尾随进入检测第48页
   ·门机控制真值表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Stateflow 模型的构建第50-62页
   ·模型驱动建模第50-51页
   ·Stateflow 简介第51-52页
   ·主要模块的实现第52-60页
     ·通过某区域的检测第52-55页
     ·持票通过安全区域的检测第55-57页
     ·反向闯入检测第57-58页
     ·尾随进入检测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6 自动代码生成及移植第62-70页
   ·Stateflow 编译目标第62-64页
     ·Stateflow 编译目标的选择第62页
     ·编译选项及设置第62-64页
     ·生成代码分析第64页
   ·Virtools SDK 实现 BB 模块编写第64-67页
     ·Visual Studio 开发环境第64-65页
     ·代码移植第65-67页
   ·针对单片机的功能模块代码移植第67-69页
     ·相关数据类型第67页
     ·任务调度机制第67-68页
     ·表驱动机制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7 工程仿真优化第70-78页
   ·性能优化第70-76页
     ·包围体基本理论第70-71页
     ·传感器功能在工程仿真中的碰撞检测算法优化第71-76页
   ·界面优化第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8 仿真结果分析第78-96页
   ·基本功能第78-85页
     ·携带行李持票通过安全区域的检测第78-80页
     ·反向闯入检测第80-82页
     ·尾随进入检测第82-85页
   ·工程仿真性能优化第85-95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85-93页
     ·性能实测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9 总结与展望第96-98页
   ·总结第96页
   ·展望第96-98页
致谢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附录第104-112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4页
 B:部分模块图第104-106页
 C:部分代码第106-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研究--以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
下一篇:基于AMEsim/Simulink的跨坐式单轨牵引车驱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