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试论青年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 问题研究现状第10页
 (二) 问题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问题研究基本方法第11-12页
一、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内容第12-22页
 (一) 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索——从“观念造成文明”到物质利益与阶级斗争第12-16页
 (二) 对历史创造主体的追问——从“巨夫伟人”到“民众的大联合”第16-19页
 (三) 对社会变革方式的思考——从“精神革命”“呼声革命”到暴力革命第19-22页
二、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条件第22-35页
 (一)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情感品质因素第22-25页
  1.农民世家出身及早期生活环境为毛泽东接受唯物史观奠定了阶级感情基础第22-24页
  2.深刻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是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情感动力因素第24-25页
 (二)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湖湘文化性格因素第25-28页
 (三)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早期思想理论基础第28-30页
 (四)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转变的社会实践基础第30-32页
  1.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经验与启迪第31-32页
  2.领导湖南社会改良运动失败的教训第32页
 (五) 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引导第32-35页
三、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对未来政治生涯的影响第35-40页
 (一) 积极影响第35-37页
 (二) 消极影响第37-40页
四、 青年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对当代青年的应有启示第40-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太原基督教青年会研究(1912-1937)
下一篇:论《共产党宣言》中空间批判与空间革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