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论《共产党宣言》中空间批判与空间革命理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7页
 (一) 空间理论的提出及意义第12-13页
 (二) 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第17-26页
 (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件空间事件第17-21页
  1. 原始积累阶段——“羊吃人”是“空间吃人”第17-18页
  2.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从时间生产转向空间生产第18-20页
  3.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空间垄断第20-21页
 (二) 《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评述第21-26页
  1.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进步性第22-24页
  2.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局限性第24-26页
二、 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批判第26-43页
 (一) 资本主义的空间差距第26-29页
  1. 空间差距性带来的剩余价值第26-27页
  2. 空间消耗与空间缓冲带第27-28页
  3. 城乡空间发展模式——东方从属于西方第28-29页
 (二) 资本主义的空间侵略第29-34页
  1. 经济上的空间侵略第29-31页
  2. 文化上的空间侵略第31-32页
  3. 政治上的空间侵略第32-34页
 (三) 资本主义的空间异化第34-43页
  1. 空间属性的“跳跃”与空间“法术”第35-37页
  2. 被颠倒的空间和被分离的空间第37-38页
  3. 身体空间的异化:视若商品、劳动工具第38-39页
  4. 单一化的职业空间第39-40页
  5. 冷漠的家庭空间第40页
  6. “全景敞视主义”——资本监狱的形成第40-43页
三、 《宣言》语境中的空间革命第43-51页
 (一) “历史舞台”是一个空间第43-44页
 (二) 空间革命两层涵义第44-45页
  1. 联合行动第44-45页
  2. 空间联合体第45页
 (三) 空间革命第45-49页
  1. 起源:分工导致工人分散第45-46页
  2. 条件:空间技术、世界历史和共同利益第46-48页
  3. 策略:从地区到世界第48-49页
 (四) 空间革命的目的第49-51页
  1. 初级目标:联合第49页
  2. 终极目标:工人没有祖国第49-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第58-62页
后记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青年毛泽东历史观的转变
下一篇: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历史考察--以抗战时期的实践为研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