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页
 四、 主要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概念第14-19页
 第一节 生态损害第14-16页
  一、 生态损害概念的提出第14页
  二、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损害的解说第14-15页
  三、 对生态损害的界定第15页
  四、 生态损害与相关概念之辨析第15-16页
 第二节 海上溢油事故引起的海洋生态损害第16-19页
  一、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界定第16-18页
  二、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特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国内外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的司法实践及其困境第19-23页
 第一节 国内外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索赔案件第19-22页
  一、 Cadiz 号巨型油轮油污案第19-20页
  二、 Patmos 号漏油事故案第20页
  三、 Exxon Valdez 号油轮油污事故第20页
  四、 Haven 号油轮爆炸案第20-21页
  五、 “塔斯曼海”轮油污索赔案第21页
  六、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第21页
  七、 康菲石油漏油事故第21-22页
 第二节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司法索赔困难重重第22-23页
  一、 索赔主体资格难以明确第22页
  二、 赔偿范围过窄第22-23页
  三、 损害评估难以确定第23页
  四、 索赔时间过长第23页
第三章 现行法律制度救济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局限性第23-29页
 第一节 现行法律制度中涉及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规定第24-27页
  一、 国际公约第24-25页
  二、 美国第25-26页
  三、 加拿大第26-27页
  四、 中国第27页
 第二节 现行法律制度救济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的困境第27-29页
  一、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难以救济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第27-28页
  二、 我国现行法对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救济力不从心第28-29页
第四章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法律规制新理念第29-38页
 第一节 生态损害向当代法律制度提出新问题——思路转变的必要性第30-31页
 第二节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法律规制的思路转变第31-33页
  一、 从单一环境要素的保护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思路转变第31-32页
  二、 从事后救济到全程管理的思路转变第32页
  三、 思路转变应考虑现有科学技术条件和现实问题第32-33页
 第三节 探析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法律规制的新理念第33-36页
  一、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概述第34-35页
  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法律规制提供新思路第35-36页
 第四节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对溢油生态损害法律制度的要求第36-38页
  一、 生态风险预防——对海上石油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要求第36-37页
  二、 建立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体制——对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管理部门的要求第37页
  三、 协调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与各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关系——对各级政府规划部门、决策部门及综合协调部门的要求第37页
  四、 创设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法——对立法部门的要求第37-38页
第五章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法律制度创新的若干建议——以我国为例第38-47页
 第一节 明确界定“海洋生态损害”第38-39页
  一、 明确“油类”的范围第38-39页
  二、 明确界定“生态损害”第39页
 第二节 构建海上溢油生态损害管理体制第39-40页
  一、 实行区域管理,建立综合管理委员会第39页
  二、 明确规定综合管理委员会各部门职权第39-40页
  三、 建立专门的协调部门,负责与各级行政管理体制的协调第40页
 第三节 加强海上溢油生态损害预防制度的建设第40-43页
  一、 海洋生态风险预防制度及立法建议第40-41页
  二、 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及立法建议第41-42页
  三、 海上石油运输、石油产业清洁生产制度及立法建议第42-43页
 第四节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应急处理制度完善第43-44页
  一、 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理管理体制第43-44页
  二、 加紧建立海域监视、监测体系第44页
 第五节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事后补救制度完善第44-47页
  一、 海上溢油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第44-45页
  二、 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制度及完善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建设的立法保障--以区域法制协调为重点
下一篇:海关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