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9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一)何为协调 | 第11-12页 |
(二)何为区域 | 第12-13页 |
(三)何为区域法制协调 | 第13-15页 |
三、 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四、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法制协调的现实分析 | 第19-40页 |
第一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决策的形成 | 第19-26页 |
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决策的形成 | 第19-20页 |
二、 蓝色经济的基本内涵 | 第20-24页 |
三、 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区位分布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法制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34页 |
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立法保障的需求 | 第26-29页 |
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法制存在冲突的要求 | 第29-32页 |
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 第32-33页 |
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要求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四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立法面临的主要困境 | 第37-40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法制协调经验及其借鉴 | 第40-50页 |
第一节 美国州际协定模式概述 | 第40-43页 |
一、 州际协定的宪政基础 | 第40-41页 |
二、 州际协定的法律地位 | 第41-42页 |
三、 州际协定的目的与作用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美国州际协定对我国区域立法协调的启示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成功案例及借鉴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法制协调的建议 | 第50-57页 |
第一节 核心区法制协调的基本原则 | 第50-52页 |
一、 法治原则 | 第50-51页 |
二、 平等原则 | 第51页 |
三、 共赢原则 | 第51-52页 |
四、 体现经济区特色原则 | 第52页 |
第二节 核心区法制建设具体建议 | 第52-57页 |
一、 以核心区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 第53页 |
二、 构建立法信息共享机制 | 第53-54页 |
三、 及时进行区域法规清理 | 第54-55页 |
四、 区域立法多元化机制 | 第55页 |
五、 构建区域法制备案机制 | 第55-56页 |
六、 构建区域立法评价机制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