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2 研究背景 | 第12-26页 |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 第12-18页 |
·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 第12-15页 |
·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外中学生物教材发展概况 | 第18-26页 |
·国外中学生物教材发展概况 | 第18-22页 |
·国内中学生物教材发展概况 | 第22-26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生物课程 | 第26-27页 |
·生物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 第27页 |
·生物教材和教科书 | 第27-28页 |
·生物教材 | 第27-28页 |
·生物教科书 | 第28页 |
4 研究综述 | 第28-35页 |
·国外及港台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中学生物教科书的研究 | 第30-31页 |
·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研究 | 第31-34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缺少历史跨度的系统研究 | 第34页 |
·缺乏一脉相承的研究线索 | 第34页 |
·缺少深度的研究 | 第34页 |
·缺少对现实启示的全面研究 | 第34-35页 |
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6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 第36-37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36页 |
·整理30年来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变迁的资料,梳理30年来发展轨迹与脉络 | 第36页 |
·探讨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深层内涵 | 第36页 |
·阐明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30年来变迁的影响因素与历史逻辑 | 第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历史文献研究法 | 第36-37页 |
·比较法 | 第37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37页 |
7 研究意义及拟创新点 | 第37-3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37-38页 |
·梳理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30年来的发展脉络 | 第37页 |
·分析30年来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和教育、教学的关系 | 第37-38页 |
·以30年视野考察外部因素如何影响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发展 | 第38页 |
8 新课改之前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 第38-50页 |
·78版和82版比较 | 第38-40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38-39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39-40页 |
·82版和85版比较 | 第40-42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40-41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41-42页 |
·85版和90版比较 | 第42-47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42-43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43-47页 |
·新课改之前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特点 | 第47-48页 |
·新课改之前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深层内涵 | 第48-50页 |
·教育价值定位 | 第48页 |
·教学心理 | 第48-49页 |
·教学方法 | 第49-50页 |
·对教学的启示 | 第50页 |
9 新课改时期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 第50-84页 |
·90版和全日制版比较 | 第50-56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50-51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51-56页 |
·全日制版和人教版比较 | 第56-63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56-59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59-63页 |
·新教科书必修比较 | 第63-74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63-66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66-74页 |
·新教科书选修比较 | 第74-77页 |
·总体栏目比较 | 第74-76页 |
·具体栏目比较 | 第76-77页 |
·新课改时期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特点 | 第77-78页 |
·新课改时期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深层内涵 | 第78-84页 |
·教育价值定位 | 第78-80页 |
·教学心理 | 第80-82页 |
·教学方法 | 第82-83页 |
·对教学的启示 | 第83-84页 |
10 30年来高中生物教科书栏目设置的历史变迁 | 第84-95页 |
·历史变迁 | 第84-90页 |
·变迁规律 | 第90-91页 |
·影响因素 | 第91-95页 |
·社会政治 | 第92页 |
·文化变迁 | 第92-93页 |
·国外教育思潮 | 第93-95页 |
·思考 | 第95页 |
11 总结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