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配电自动化技术与馈线自动化技术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 第15-30页 |
2.1 馈线自动化内容与功能 | 第15页 |
2.2 馈线自动化系统结构 | 第15-16页 |
2.3 馈线自动化模式 | 第16-20页 |
2.3.1 就地控制模式 | 第16-17页 |
2.3.2 远方集中控制模式 | 第17-19页 |
2.3.3 分布式智能控制模式 | 第19页 |
2.3.4 混合控制模式 | 第19-20页 |
2.3.5 馈线自动化模式比较与选择 | 第20页 |
2.4 故障检测处理原理 | 第20-30页 |
2.4.1 FTU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2.4.2 故障检测处理过程 | 第21-25页 |
2.4.3 基于小波能量的故障定位算法 | 第25-30页 |
3 商河县县城中心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30-52页 |
3.1 背景 | 第30-31页 |
3.2 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设计与实现 | 第31-33页 |
3.3 配电主站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33-39页 |
3.3.1 设计原则与技术指标 | 第33-35页 |
3.3.2 系统架构及配置 | 第35-39页 |
3.4 一次网架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39-44页 |
3.5 配电设备及终端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44-46页 |
3.6 通信网络改造设计与实现 | 第46页 |
3.7 系统主要功能 | 第46-52页 |
4 商河县县城中心区域配网馈线自动化应用 | 第52-58页 |
4.1 基于小波能量的故障检测定位算法仿真验证 | 第52-54页 |
4.1.1 仿真模型搭建 | 第52页 |
4.1.2 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4.2 馈线自动化模式应用及典型故障处理 | 第54-57页 |
4.3 应用效果 | 第57-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