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土壤污染概述 | 第12-25页 |
·土壤污染 | 第12-15页 |
·土壤污染的内涵 | 第12-13页 |
·土壤污染的特点 | 第13-15页 |
·我国当前土壤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第15-20页 |
·我国当前土壤污染的现状 | 第15-16页 |
·我国土壤污染的成因 | 第16-20页 |
·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20-23页 |
·土壤污染对大气的影响 | 第21页 |
·土壤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 第21页 |
·土壤污染对动植物的影响 | 第21页 |
·土壤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 第21-22页 |
·土壤污染对经济的影响 | 第22-23页 |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第23-25页 |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必要性 | 第23页 |
·土壤防治污染立法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分析 | 第25-34页 |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独立性立法模式 | 第25-28页 |
·联邦德国的土壤保护和土壤保护法 | 第25-27页 |
·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 第27-28页 |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附属性立法模式 | 第28-34页 |
·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 第28-30页 |
·英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 第30-34页 |
第3章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概况 | 第34-42页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历史沿革 | 第34-36页 |
·土壤污染防治的萌芽期 | 第34页 |
·土壤污染防治的发展期 | 第34-35页 |
·土壤污染防治的高峰期 | 第35-36页 |
·我国与国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比较 | 第36-38页 |
·法律法规内容的比较 | 第36页 |
·诉讼时效的比较 | 第36-37页 |
·法律责任的比较 | 第37页 |
·管理体制的比较 | 第37-38页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不足 | 第38-40页 |
·立法形式上的缺陷 | 第38-39页 |
·立法内容上的缺陷 | 第39-40页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不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危害 | 第40-42页 |
第4章 构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 第42-55页 |
·构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42-44页 |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 | 第42-43页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立法理念 | 第43-44页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模式选择 | 第44-46页 |
·完善与土壤污染预防相关的立法 | 第46-50页 |
·确定综合立法原则 | 第46页 |
·修改《环境保护法》 | 第46-47页 |
·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 | 第47页 |
·完善《水污染防治法》 | 第47-48页 |
·完善农药、化肥立法 | 第48-49页 |
·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第49-50页 |
·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中体现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规范 | 第50页 |
·修改科技法律规范 | 第50页 |
·制定我国的《土壤污染整治法》 | 第50-55页 |
·《土壤污染整治法》的立法目的 | 第50-51页 |
·《土壤污染整治法》的基本原则 | 第51页 |
·《土壤污染整治法》的调整范围 | 第51-52页 |
·《土壤污染整治法》的主要制度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