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实际运作调查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研究背景第15-20页
     ·现实背景第15-18页
     ·理论背景第18-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5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25-2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8-53页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8-34页
     ·技术创新的概念第28-30页
     ·技术创新理论回顾第30-33页
     ·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概述第33-34页
   ·新兴技术的概念与研究现状第34-43页
     ·新兴技术的定义第34-35页
     ·新兴技术的特征辨析第35-40页
     ·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现状第40-43页
   ·新兴技术起源、形成路径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第43-51页
     ·新兴技术起源、形成路径的概念界定第43-45页
     ·技术演化理论第45-49页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第49-50页
     ·复杂系统理论第50页
     ·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演进理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新兴技术的起源第53-63页
   ·技术演化的两条S 曲线第53-56页
     ·技术进步的S 曲线第53-54页
     ·技术扩散的S 曲线第54页
     ·两条S 曲线的相互作用第54-56页
   ·基于不连续创新视角的起源分析第56-58页
     ·技术进步的不连续性第56-57页
     ·应用扩展的不连续性第57页
     ·新兴技术的产生第57-58页
   ·基于物种起源理论的分析第58-60页
     ·物种的概念及物种起源理论简述第58-59页
     ·新兴技术的物种特性第59-60页
   ·两种不同起源视角的联系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第63-73页
   ·基于不连续创新的形成路径探讨第63-66页
     ·路径一——技术突破第63-64页
     ·路径二——技术植入第64-65页
     ·路径三——应用创新第65页
     ·路径四——融合创新第65-66页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物种进化解释第66-68页
     ·方式一:基于遗传物质变化第66-67页
     ·方式二:基于地理环境影响第67页
     ·方式三:基于物种的作用机制第67-68页
   ·三种方式与四种形成路径的对应分析第68-69页
   ·新兴技术四种路径之间的关系第69-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新兴技术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第73-86页
   ·企业对新兴技术形成路径影响的典型案例第73-78页
     ·小灵通的成长历程第73-74页
     ·新兴技术形成过程的动态评估第74-76页
     ·PHS 的技术评估及应用创新路径的形成第76-78页
   ·动态评估方法的补充和修订第78-79页
   ·动态评估过程的风险识别第79-82页
     ·划定范围中的风险第80页
     ·研究寻找过程的风险第80页
     ·评估过程中的风险第80-81页
     ·付诸实施中的风险第81页
     ·两个重要环节中的风险第81-82页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2-85页
     ·技术的环境因素第82-83页
     ·技术的自身因素第83-84页
     ·企业的组织因素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第86-96页
   ·三维分析框架第86-87页
   ·模型构建与基本假设第87-90页
     ·新兴技术形成路径测度第87-88页
     ·影响因素测度第88-89页
     ·模型构建第89-90页
     ·基本假设第90页
   ·变量说明第90-95页
     ·技术自身因素的测度指标第91-92页
     ·技术环境因素的测度指标第92-93页
     ·企业组织因素的测度指标第93-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七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处理第96-114页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第96-99页
     ·问卷设计第96-97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第97-99页
   ·研究方法第99-103页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层次回归分析第100-102页
     ·信度检验——Cronbach 一致性系数(α系数)分析第102页
     ·效度检验——主成分法提取独立因子(自变量)第102-103页
   ·数据处理与模型及假设验证第103-113页
     ·数据预分析处理第103-109页
     ·模型与假设验证第109-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八章 回归结果与分析第114-129页
   ·技术突破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4-117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14-115页
     ·回归分析第115-117页
   ·技术植入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7-121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17-119页
     ·回归分析第119-121页
   ·应用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1-124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1-122页
     ·回归分析第122-124页
   ·融合创新路径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4-127页
     ·描述性分析第124-125页
     ·回归分析第125-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九章 结束语第129-134页
   ·本文研究的初衷第129-130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论第130-132页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132-134页
致谢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1页
附录第151-174页
简历第174-175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第175-177页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企业的相关策略研究
下一篇:CEO家长式领导行为对高管团队决策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