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大众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 | 第11页 |
·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 第11-12页 |
·对教学效率的重视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教学信息优化是对整个信息传递过程的最优化 | 第12-13页 |
·利用反馈信息优化教学 | 第13页 |
·教学信息优化是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的优化 | 第13-14页 |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信息是被人脑反映或加工的物质 | 第14-15页 |
·教学信息是指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 | 第15-16页 |
·教学信息优化是教师对教学信息的优化,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 第16页 |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教学信息优化概述 | 第19-27页 |
·教学信息优化途径 | 第19-21页 |
·教学内容信息 | 第19-20页 |
·教学控制信息 | 第20-21页 |
·教学信息优化的作用 | 第21-22页 |
·教学信息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 第21-22页 |
·教学信息优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22页 |
·教学信息优化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 第22页 |
·教学信息优化成效的述评 | 第22-27页 |
·教学控制信息优化的成效 | 第23-25页 |
·教学内容信息优化的成效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教学内容信息优化 | 第27-50页 |
·教学内容信息优化的必要性 | 第27页 |
·影响教学内容信息优化的因素 | 第27-30页 |
·教学内容 | 第28页 |
·学生主体特点 | 第28-29页 |
·教学目标 | 第29页 |
·教学技术条件 | 第29-30页 |
·教学内容信息优化的原则 | 第30-32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30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0-31页 |
·差异性原则 | 第31页 |
·开放性原则 | 第31-32页 |
·教学内容信息优化的策略 | 第32-50页 |
·简约策略 | 第32-37页 |
(1)口诀法 | 第33-34页 |
(2)图示法 | 第34-36页 |
(3)简洁指代法 | 第36-37页 |
·强化策略 | 第37-41页 |
1.加强信息的形式强度 | 第38-39页 |
2.加强信息的内容强度 | 第39-41页 |
·转换策略 | 第41-43页 |
·分块策略 | 第43-46页 |
·引导策略 | 第46-50页 |
第四章 教学控制信息优化 | 第50-77页 |
·教学控制信息优化的重要性 | 第50页 |
·教学控制信息优化的原则 | 第50-53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0-51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51-52页 |
·生成性原则 | 第52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52-53页 |
·教学控制信息优化的途径 | 第53-54页 |
·状态信息 | 第53-54页 |
·调节信息 | 第54页 |
·调节信息优化和状态信息优化的关系 | 第54页 |
·状态信息优化 | 第54-62页 |
·状态信息的采集要求 | 第55-58页 |
·状态信息加工的依据 | 第58-62页 |
·调节信息优化 | 第62-77页 |
·调节信息的选择依据 | 第63-66页 |
·调节信息输出的标准 | 第66-71页 |
·调节信息输出方式优化 | 第71-7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