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 | 第6-9页 |
一、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分析 | 第6页 |
二、新教材的特点 | 第6-7页 |
三、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7页 |
四、高考与新课程改革 | 第7-9页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第9-14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9页 |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思想 | 第9-11页 |
(一)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第9页 |
(二)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9-10页 |
(三)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 第10-11页 |
(四)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 第11页 |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课题应遵守的原则 | 第11-14页 |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 | 第11-12页 |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 | 第12页 |
(三)、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 | 第12页 |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 第14-22页 |
一、探究式的含义 | 第14页 |
二、建构主义观点下的课堂教学 | 第14-17页 |
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 第17页 |
四、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 第17-22页 |
第四章教学模式内容(案例) | 第22-25页 |
一、课堂教学内容 | 第22-23页 |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 第22页 |
(二) 提出假设,科学验证 | 第22-23页 |
(三)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 第23页 |
(四) 小结交流,测试反馈 | 第23页 |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举例 | 第23-25页 |
(一) 教学目标设计 | 第23页 |
(二)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3-25页 |
第五章 教学效果评价 | 第25-30页 |
一、教师评价 | 第25-26页 |
二、学生自评 | 第26-27页 |
三、学习质量的定量研究 | 第27-30页 |
英文摘要 | 第30-31页 |
参考书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