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社区矫正概述 | 第9-14页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二) 社区矫正的价值分析 | 第10-12页 |
1. 便于维护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 第10-11页 |
2. 利于提高刑罚教育改造质量 | 第11页 |
3. 益于节省国家行刑资源 | 第11-12页 |
(三)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 行刑社会化思想 | 第12页 |
2. 刑法谦抑性思想 | 第12-13页 |
3. 刑罚人道主义思想 | 第13页 |
4. 犯罪标签理论 | 第13-14页 |
二、国外社区矫正实践考察 | 第14-19页 |
(一) 国外社区矫正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17页 |
1. 国外社区矫正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2. 国外社区矫正的介评 | 第15-17页 |
(二) 社区矫正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1. 社区矫正的国际立法 | 第17-18页 |
2. 联合国的建议 | 第18页 |
3. 地区性的宣言及建议 | 第18-19页 |
三、我国社区矫正的基本考察 | 第19-31页 |
(一)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现况 | 第19-25页 |
1.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由来 | 第19-20页 |
2. 我国社区矫正的法定种类 | 第20-21页 |
3. 我国社区矫正探索实践的介评 | 第21-25页 |
(二)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微观考察:巴林左旗的实践评析 | 第25-29页 |
1. 巴林左旗开展社区矫正的条件 | 第25-26页 |
2. 巴林左旗社区矫正试点情况 | 第26-28页 |
3. 巴林左旗社区矫正存在的特有问题 | 第28-29页 |
(三) 国外社区矫正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1. 刑罚执行权的行使要统一、完整 | 第29页 |
2. 建立专业的矫正队伍 | 第29-30页 |
3.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法规 | 第30-31页 |
四、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想 | 第31-40页 |
(一) 建立社区矫正四级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 第31-33页 |
1. 国家层面上完善立法,制定出台《社区矫正法》 | 第31-32页 |
2. 自治区在权限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第32页 |
3. 地市级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相关实施办法 | 第32页 |
4. 县级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措施 | 第32-33页 |
(二) 规范社区矫正机构建设 | 第33-35页 |
1. 设立社区矫正专门机构和工作体系 | 第33-34页 |
2. 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 第34页 |
3. 强化监督机关履职能力 | 第34-35页 |
(三) 切实保证农村牧区社区矫正工作 | 第35-36页 |
1. 合理规划设计社区矫正相关场所 | 第35页 |
2. 建立农村流动人口社区矫正管理措施 | 第35-36页 |
(四) 构建科学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 | 第36-40页 |
1. 构建协作与经费保障制度 | 第36-37页 |
2. 建立判决社区矫正前人格调查听证制度 | 第37页 |
3. 构建分类个性化矫正制度 | 第37-38页 |
4. 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5. 建立全面的帮困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