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SAM高产酿酒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和高密度发酵培养以及SAM的分离纯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2页
   ·概述第10-11页
   ·SAM基本性质和临床应用第11-18页
     ·SAM的理化性质第11-12页
     ·SAM体内代谢途径第12-14页
       ·转甲基作用第12-13页
       ·转硫基作用第13-14页
       ·转丙氨基作用第14页
     ·SAM的降解途径第14-16页
       ·SAM的水解反应第14-15页
       ·SAM的消旋反应第15-16页
       ·SAM的裂解反应第16页
     ·SAM的临床应用第16-18页
       ·治疗肝病第17页
       ·治疗抑郁症第17-18页
       ·治疗关节炎第18页
   ·微生物诱变育种第18-22页
     ·诱变剂的选择第19-20页
       ·物理诱变剂第19-20页
       ·化学诱变剂第20页
     ·诱变方式的选择第20-22页
       ·单一诱变剂连续诱变第20-21页
       ·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交替诱变第21-22页
       ·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连续诱变第22页
   ·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培养第22-27页
     ·流加物质的种类第23-25页
       ·碳源第24页
       ·氮源第24页
       ·其他物质第24-25页
     ·流加策略及其控制第25-27页
       ·线性流加第25页
       ·指数流加第25-26页
       ·根据葡萄糖的吸收或需求来确定流加速率第26页
       ·恒pH流加第26-27页
       ·恒溶氧流加第27页
   ·SAM的分离纯化及其稳定性盐的制备第27-31页
     ·SAM的分离纯化第27-28页
     ·SAM的稳定性盐第28-30页
     ·SAM稳定性盐的制备过程第30-31页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42页
   ·实验材料第32-34页
     ·实验仪器第32页
     ·实验药品第32-33页
     ·离子交换树脂第33页
     ·菌种及保藏第33页
     ·培养基第33-34页
     ·流加物质第34页
   ·实验方法第34-37页
     ·培养及转化条件第34页
     ·诱变育种第34-36页
       ·菌悬液制备第34页
       ·菌悬液稀释度的确定第34-35页
       ·紫外线诱变处理第35页
       ·致死率计算方法第35页
       ·突变率计算方法第35页
       ·制霉菌素浓度的确定第35页
       ·SAM高产突变菌株的筛选第35-36页
       ·SAM高产突变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第36页
     ·SAM分离纯化第36-37页
       ·SAM破胞萃取第36页
       ·动态离子交换实验第36页
       ·离子交换速率测定第36-37页
       ·洗脱效率和回收率计算第37页
   ·分析方法第37-42页
     ·细胞干重测定第37页
     ·细胞密度测定第37页
     ·SAM定量分析第37-40页
     ·葡萄糖浓度测定第40-41页
     ·其它第41-42页
第三章 SAM产生菌的自然筛选第42-50页
   ·引言第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十种酵母细胞积累 SAM能力的考察第43-44页
     ·不同萃取剂对 SAM破胞萃取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萃取次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第45-46页
     ·酿酒酵母ZJUSC007种子培养生长曲线的绘制第46-47页
     ·L-甲硫氨酸加入形式对 SAM产量和细胞干重的影响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SAM高产酿酒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和培养条件优化第50-62页
   ·引言第50-51页
   ·材料与方法第51页
     ·菌种第51页
     ·其它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菌悬液稀释度的确定第51-52页
     ·紫外线照射时间的确定第52-53页
     ·制霉菌素浓度的确定第53页
     ·制霉菌素浓度与突变频率的关系第53-54页
     ·高产菌株的筛选第54页
     ·SAM高产酿酒酵母菌株的培养条件优化第54-61页
       ·初始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第54-55页
       ·酵母提取物浓度的影响第55-56页
       ·(NH4)2SO4浓度的影响第56-57页
       ·K~+浓度的影响第57页
       ·补加葡萄糖浓度的影响第57-58页
       ·补加 L-甲硫氨酸浓度的影响第58-59页
       ·补加 DL-甲硫氨酸浓度的影响第59-60页
       ·转化时间的影响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酿酒酵母细胞的高密度发酵培养第62-72页
   ·引言第62-63页
   ·材料与方法第63页
     ·菌种第63页
     ·其它第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三种不同的酿酒酵母细胞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比较第63-69页
       ·突变菌株ZJUSCM186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第64-66页
       ·酿酒酵母 SC021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第66-67页
       ·基因工程菌 ZJUSCG054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第67-69页
     ·前体 L-甲硫氨酸加入时间对高密度发酵培养结果的影响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SAM的分离纯化第72-87页
   ·引言第72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5页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JK110和 HD-2性能比较第73-74页
     ·离子交换动力学第74-75页
     ·速率控制步骤的判断第75-77页
     ·SAM在 HD-2树脂上的动态离子交换过程第77-82页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77-79页
       ·pH值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79-82页
     ·洗脱条件的确定第82-84页
       ·硫酸浓度对洗脱过程的影响第82-83页
       ·流速对洗脱过程的影响第83-84页
     ·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HD-2分离纯化 SAM的工艺流程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本章参数符号说明第86-8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离子交换法从重组大肠杆菌发酵液中分离5-氨基乙酰丙酸
下一篇:钛、锆茂金属化合物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水相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