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的动态观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31页 |
·搭配在语言使用及教学中的地位 | 第16-21页 |
·搭配研究动态观的概念 | 第21-24页 |
·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第21-23页 |
·搭配的动态性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4-26页 |
·理论研究的需要 | 第24-25页 |
·应用研究的需要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总体介绍 | 第26-30页 |
·总体思路和目标 | 第26-28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28-30页 |
·本文各章节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搭配研究综述 | 第31-71页 |
·常规性搭配的相关研究 | 第31-44页 |
·常规性搭配的不同界定 | 第31-39页 |
·常规性搭配的不同分类 | 第39-42页 |
·以往搭配研究评述 | 第42-44页 |
·创造性搭配的相关研究 | 第44-57页 |
·创造性搭配的不同界定 | 第44-48页 |
·创造性搭配的语言学研究 | 第48-55页 |
·创造性搭配的文学研究 | 第55-57页 |
·创造性搭配与常规性搭配的关系 | 第57-59页 |
·创造性搭配和语言变化 | 第59-63页 |
·搭配的重新界定与分类 | 第63-68页 |
·搭配研究的动态观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三章 搭配的动态观之理论框架 | 第71-96页 |
·语用综观论的理论启示 | 第72-82页 |
·语用综观的理论特色 | 第72-75页 |
·语言选择的适应性概念 | 第75-79页 |
·意义生成的动态性观念 | 第79-82页 |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贡献 | 第82-87页 |
·范畴化和认知模式 | 第82-85页 |
·概念整合 | 第85-87页 |
·本研究理论简介 | 第87-89页 |
·宏观与微观 | 第88页 |
·理论与实证 | 第88-89页 |
·搭配的动态观同词汇语用学的关系 | 第89-93页 |
·搭配的动态观同词块理论的关系 | 第93-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四章 搭配使用的动态分析 | 第96-175页 |
·习惯性搭配使用的动态分析 | 第97-122页 |
·习惯性搭配的特征 | 第97页 |
·习惯性搭配的语言结构适应 | 第97-103页 |
·习惯性搭配的语境关系适应 | 第103-122页 |
·自由搭配使用的动态分析 | 第122-154页 |
·自由搭配的特征 | 第122页 |
·自由搭配的语言结构适应 | 第122-136页 |
·自由搭配的语境关系适应 | 第136-154页 |
·创造性搭配使用的动态分析 | 第154-174页 |
·创造性搭配的特征 | 第154-155页 |
·创造性搭配的语言结构适应 | 第155-164页 |
·创造性搭配的语境关系适应 | 第164-174页 |
·结语 | 第174-175页 |
第五章 搭配的动态观之应用研究 | 第175-234页 |
·外语动态搭配能力与外语学习 | 第175-186页 |
·中国大学生英语搭配能力现状分析 | 第175-180页 |
·动态搭配能力概念的提出 | 第180-181页 |
·搭配的动态观同二语习得对话论的契合 | 第181-184页 |
·搭配的动态观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第184-186页 |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对搭配信息的处理 | 第186-221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188-190页 |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所体现的搭配理念 | 第190-196页 |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搭配输入的量 | 第196-206页 |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搭配的输入方式 | 第206-213页 |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搭配信息的深度处理 | 第213-221页 |
·大学英语教材搭配信息处理的新构想 | 第221-232页 |
·大纲和教材编写中对搭配教学的宏观指导 | 第222页 |
·大学英语教材词表的设计 | 第222-227页 |
·大学英语教材练习的设计 | 第227-232页 |
·小结 | 第232-23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234-240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总结 | 第234-235页 |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235-238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可拓展空间 | 第238-240页 |
参考文献 | 第240-258页 |
附录Ⅰ.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 | 第258页 |
附录Ⅱ. 本研究所使用教材与词典 | 第258-2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 | 第260-261页 |
后记 | 第261-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