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芴清洁合成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清洁生产的由来及定义 | 第11-12页 |
| ·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手段 | 第12页 |
| ·清洁生产的战略意义 | 第12-13页 |
| ·双酚芴清洁生产的意义 | 第13页 |
| ·双酚芴合成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硫酸法 | 第13-14页 |
| ·盐酸法 | 第14页 |
| ·氯化氢法 | 第14-15页 |
| ·巯基磺酸法 | 第15页 |
| ·杂多酸法 | 第15-16页 |
| ·固载杂多酸法 | 第16页 |
|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16-17页 |
| ·双酚芴的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 ·作为环氧树脂的改性剂 | 第17-18页 |
| ·制备聚碳酸酯 | 第18页 |
| ·制备聚醚 | 第18页 |
| ·制备聚酯 | 第18页 |
| ·含酚废液的处理现状 | 第18-26页 |
| ·低浓度含酚废液的处理现状 | 第19-21页 |
| ·高浓度含酚废液的处理现状 | 第21-26页 |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2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 ·双酚芴合成 | 第29-30页 |
| ·含酚废水分离回收 | 第30-31页 |
| ·溶剂回收实验 | 第31-32页 |
| ·分析测试及结构表征方法 | 第32-34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34页 |
| ·结构表征方法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双酚芴合成工艺优化 | 第35-48页 |
| ·催化剂筛选 | 第35-38页 |
| ·催化剂种类对双酚芴收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 ·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筛选 | 第37-38页 |
| ·双酚芴合成工艺条件研究 | 第38-42页 |
| ·苯酚与芴酮物质的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38页 |
| ·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回收催化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回收苯酚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第42页 |
| ·脱酚条件考察 | 第42-43页 |
| ·重结晶条件考察 | 第43-44页 |
| ·双酚芴结构表征 | 第44-46页 |
| ·红外光谱 | 第44页 |
| ·质谱 | 第44-45页 |
| ·核磁共振 | 第45-46页 |
| ·双酚芴熔点及质量分数的测定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废液分离回收研究 | 第48-66页 |
| ·液液萃取法分离回收含酚废水 | 第48-53页 |
| ·萃取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 ·过程条件的考察 | 第49-52页 |
| ·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苯酚的萃取结果 | 第52-53页 |
| ·加盐液液萃取法分离回收含酚废水 | 第53-58页 |
| ·无机盐的选择 | 第53-54页 |
| ·过程条件的考察 | 第54-57页 |
| ·最佳工艺条件下苯酚的萃取效果 | 第57-58页 |
| ·共沸精馏法分离回收含酚废水 | 第58-63页 |
| ·概述 | 第58页 |
| ·共沸剂的选择 | 第58-59页 |
| ·共沸精馏实验 | 第59-63页 |
| ·溶剂回收 | 第63-65页 |
| ·萃取剂的回收 | 第63-64页 |
| ·共沸剂的回收 | 第64页 |
| ·重结晶溶剂的回收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