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玉米突变体籽粒油分QTL定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26页 |
·植物基因组研究 | 第9-17页 |
·遗传图谱 | 第10-13页 |
·数量性状QTL 定位方法 | 第13-15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5-16页 |
·图位克隆 | 第16-17页 |
·高油玉米遗传与育种研究 | 第17-23页 |
·高油玉米的特点 | 第17-18页 |
·高油玉米的育种特点 | 第18页 |
·高油玉米的种质改良 | 第18-19页 |
·高油玉米油分的遗传 | 第19-21页 |
·籽粒油分和其他性状的关系 | 第21-22页 |
·高油玉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植物化学诱导突变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EMS 化学诱变的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玉米EMS 化学诱变研究的应用前景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田间试验 | 第26页 |
·性状考察 | 第26-27页 |
·考察性状 | 第26-27页 |
·油分测定和遗传力计算 | 第27页 |
·群体基因型分析 | 第27-32页 |
·总DNA 的提取和纯化 | 第27-28页 |
·SSR 分析 | 第28-29页 |
·分子标记数据的收集及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图谱构建 | 第30页 |
·QTL 定位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籽粒油分含量表现 | 第32-33页 |
·分子标记的分离情况 | 第33-36页 |
·分子连锁图构建 | 第36-42页 |
·油分含量及其他性状QTL 定位 | 第42-46页 |
·籽粒油分含量QTL 定位及基因效应分析 | 第42-43页 |
·其他农艺性状QTL 定位及效应分析 | 第43-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作图群体 | 第46页 |
·QTL 的真实性 | 第46-47页 |
·不同遗传背景材料的油分QTL 的比较 | 第47-48页 |
·籽粒油分QTL 与高油玉米育种 | 第48-49页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49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