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行业)间联系论文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第13-15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制造业的发展及动态联盟的提出第17-26页
   ·制造业的重要地位第17-20页
     ·制造业的内涵及分类第17-18页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第18-20页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第20-22页
     ·制造业的优势第20-21页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制造企业实现动态联盟重要意义第22-25页
     ·制造企业组建动态联盟的必然性第22-24页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26-34页
   ·交易成本理论第26-27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7-28页
   ·资源基础理论第28-29页
   ·博弈理论第29-30页
   ·层次分析法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及阶段性收益第34-42页
   ·动态联盟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4-36页
     ·动态联盟的概念第34页
     ·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第34-36页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第36-39页
     ·联盟的识别阶段第36-37页
     ·联盟的组建阶段第37-38页
     ·联盟的运行阶段第38页
     ·联盟的解散阶段第38-39页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阶段性收益第39-40页
     ·联盟识别和组建阶段收益第39页
     ·联盟运行阶段收益第39-40页
     ·联盟解散阶段收益第40页
   ·制造企业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模式第40-41页
     ·产出分享模式第40-41页
     ·固定支付模式第41页
     ·混合模式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相关问题研究第42-47页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概述第42页
   ·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原则第42-44页
     ·个体理性原则第43页
     ·集体理性原则第43页
     ·协商原则第43页
     ·与贡献一致原则第43-44页
     ·风险分担原则第44页
   ·影响收益分配的要素第44-46页
     ·收益分配要素第44-45页
     ·收益分配要素的价值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方法研究第47-65页
   ·传统的分配方法第47-51页
     ·Shapley 法第47-48页
     ·满意度评价方法第48-49页
     ·群体重心模型第49页
     ·收益/风险分配比例算法第49-51页
     ·各种方法之间的比较第51页
   ·有形资产的收益分析模型第51-58页
     ·有形资产收益要素分析第52页
     ·模型相关系数的确定第52-54页
     ·有形资产收益分析模型第54-58页
   ·无形资产的收益分析模型第58-61页
     ·无形资产的分配要素分析第58页
     ·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第58-60页
     ·无形资产的收益分析模型第60-61页
   ·算例分析第61-64页
     ·制造企业组建动态联盟的情况介绍第61-62页
     ·有形资产收益的分配第62页
     ·无形资产收益的分配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CI-E总线高速数据采集回放模块研制
下一篇:中国古代官僚行政对我国宪政建设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