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3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目前姿态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超高空观测平台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14-30页 |
| ·坐标系及相互转换 | 第14-16页 |
| ·坐标系的定义 | 第14-15页 |
| ·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及其转换 | 第15-16页 |
| ·运动参数 | 第16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配置方案的制定 | 第16-17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受力分析 | 第17-24页 |
| ·流体惯性力及附加质量 | 第18-20页 |
| ·空气动力与力矩 | 第20-21页 |
| ·重力与浮力 | 第21-22页 |
| ·推力 | 第22-23页 |
| ·风对于超高空观测平台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空间运动模型的建立 | 第24-28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24-26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运动学方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超高空观测平台纵向姿态控制律设计及分析 | 第30-45页 |
| ·纵向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7页 |
| ·纵向运动状态方程 | 第30-31页 |
| ·舵面、推力矢量单独作用时纵向控制系统设计 | 第31-37页 |
| ·扰动情况下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 第37-42页 |
| ·大气扰动模型 | 第37-38页 |
| ·内模控制 | 第38-40页 |
| ·扰动情况下纵向姿态控制律设计 | 第40-42页 |
| ·平台姿态控制动态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姿态控制策略设计 | 第45-55页 |
| ·控制分配问题描述 | 第45-47页 |
| ·控制分配方法 | 第47-49页 |
| ·非优化控制分配方法 | 第47-48页 |
| ·优化控制分配方法 | 第48-49页 |
| ·基于综合能量优化的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策略设计 | 第49-54页 |
| ·综合能量优化指标函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 ·超高空观测平台姿态控制策略设计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仿真及分析 | 第55-61页 |
| ·仿真结构及方法 | 第55-57页 |
| ·仿真系统结构 | 第55页 |
| ·仿真研究内容 | 第55-56页 |
| ·仿真方法和步骤 | 第56-57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7-60页 |
| ·采用姿态控制分配策略的仿真 | 第57-58页 |
| ·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仿真比较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