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二维编码平面定位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10-11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2-28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2页 |
·系统组成与结构 | 第12-14页 |
·硬件平台设计 | 第14-24页 |
·PXA270-EP开发板 | 第14-16页 |
·LCD选择 | 第16-17页 |
·USB摄像头选择 | 第17-19页 |
·编码平面设计 | 第19-24页 |
·译码方案设计 | 第24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4-26页 |
·引入操作系统的原因 | 第25-26页 |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 第26页 |
·整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28页 |
3 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与移植 | 第28-38页 |
·交叉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28-29页 |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 | 第28页 |
·配置minicom | 第28-29页 |
·配置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 | 第29页 |
·配置网络文件系统NFS | 第29页 |
·Bootloader移植 | 第29-31页 |
·Bootloader选择 | 第30页 |
·Bootloader移植 | 第30-31页 |
·Linux内核移植 | 第31-34页 |
·Linux内核配置 | 第31-32页 |
·Linux内核编译 | 第32-33页 |
·Linux内核下载 | 第33-34页 |
·根文件系统的构建与移植 | 第34-38页 |
·文件系统的结构 | 第34-35页 |
·文件系统的类型 | 第35页 |
·创建JFFS2根文件系统 | 第35-38页 |
4 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38-58页 |
·图像采集模块实现 | 第38-42页 |
·摄像头驱动程序加载 | 第38-39页 |
·Video4Linux数据结构 | 第39-40页 |
·Video4Linux采集方式 | 第40页 |
·图像采集的具体实现 | 第40-42页 |
·图像显示与存储实现 | 第42-47页 |
·Qt/Embedded简介 | 第42-43页 |
·Qt/Embedded开发环境建立 | 第43页 |
·图像显示模块实现 | 第43-45页 |
·BMP图像编码格式 | 第45-46页 |
·图像存储模块实现 | 第46-47页 |
·图像处理算法设计 | 第47-53页 |
·彩色图像灰度化 | 第47-48页 |
·图像的灰度拉伸 | 第48-49页 |
·图像的滤波 | 第49-50页 |
·图像的二值化 | 第50-53页 |
·坐标识别算法设计 | 第53-58页 |
·条码一维化方案 | 第53页 |
·基点的计算方案 | 第53-55页 |
·坐标识别算法设计 | 第55-58页 |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8-62页 |
·误差实验 | 第58-59页 |
·误差分析 | 第59页 |
·动态定位实验 | 第59-62页 |
·FrameBuffer简介 | 第59-60页 |
·帧缓冲设备驱动 | 第60-61页 |
·基于FrameBuffer的动态定位实验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