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组合开关测控保护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引言 | 第12页 |
·组合开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组合开关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组合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组合开关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课题设计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介绍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保护原理与算法 | 第16-39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数字滤波器 | 第17-20页 |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两种典型数字滤波器 | 第18-20页 |
·傅立叶级数算法 | 第20-28页 |
·傅氏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傅氏算法的微机实现 | 第22-24页 |
·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算法 | 第24-28页 |
·过载保护算法 | 第28-32页 |
·静态保护特性分析 | 第29-31页 |
·动态过载保护算法 | 第31-32页 |
·短路保护算法 | 第32-34页 |
·过压与欠压保护 | 第34页 |
·三相不对称保护 | 第34-36页 |
·漏电闭锁保护 | 第36-37页 |
·其他保护功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MAS的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 | 第39-58页 |
·概述 | 第39页 |
·AGENT及MAS概述 | 第39-44页 |
·Agent的定义和特征 | 第40-41页 |
·Agent的模型结构 | 第41-42页 |
·Agent的分类 | 第42-43页 |
·多Agent系统(MAS) | 第43-44页 |
·MAS在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44-57页 |
·基于MAS的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的组织架构 | 第45-46页 |
·各子Agent功能与实现 | 第46-48页 |
·系统的辨识与重构 | 第48-52页 |
·信息融合技术在MAS管理层的应用研究 | 第52-57页 |
·多信息融合技术 | 第53-54页 |
·基于MAS的多信息融合研究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8-72页 |
·概述 | 第58-59页 |
·多CPU主控芯片介绍 | 第59-61页 |
·LPC2292体系结构与性能 | 第59-60页 |
·DSPIC30F体系结构与性能 | 第60-61页 |
·各硬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61-68页 |
·电源模块 | 第61-62页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62-63页 |
·锁相环倍频模块 | 第63-64页 |
·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 | 第64-65页 |
·实时时钟和E~2PROM模块 | 第65-66页 |
·人机接口 | 第66-67页 |
·通信模块 | 第67-68页 |
·抗干扰设计 | 第68-71页 |
·干扰的来源 | 第69页 |
·干扰对保护测控系统的影响 | 第69-70页 |
·硬件设计的抗干扰措施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组合开关保护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2-93页 |
·概述 | 第72-73页 |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 | 第73-79页 |
·μC/OS-II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73页 |
·移植μC/OS-II到LPC2292微处理器 | 第73-79页 |
·2.1 OS_CPU.H的编写及其注意事项 | 第74-77页 |
·OS_CPU_C.C的编写及其注意事项 | 第77-78页 |
·OS_CPU_A.ASM的编写及其注意事项 | 第78-79页 |
·软件结构与实现流程 | 第79-92页 |
·上位机任务的划分与实现 | 第79-81页 |
·下位机监测保护流程 | 第81-82页 |
·主要功能Agent的软件实现 | 第82-92页 |
·人机接口Agent | 第82-83页 |
·数据采集Agent | 第83-84页 |
·保护控制Agent | 第84-87页 |
·通信Agent | 第87-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系统试验 | 第93-97页 |
·概述 | 第93页 |
·试验方法 | 第93-95页 |
·试验小结与分析 | 第95-9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展望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