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稠油藏储层评价--以新庄BQ67区核三段Ⅱ油组为例
| 第1章 引言 | 第1-10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4-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7页 |
| ·研究思路 | 第7-9页 |
|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 第9-10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0-13页 |
| ·地理位置及环境条件 | 第10页 |
|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0-11页 |
| ·勘探开发简况 | 第11-13页 |
| 第3章 油藏构造特征 | 第13-18页 |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3页 |
| ·工区断层发育特征 | 第13-14页 |
| ·微构造特征 | 第14-17页 |
| ·圈闭特征 | 第17-18页 |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18-36页 |
| ·单砂层划分及对比 | 第18-24页 |
| ·沉积相特征 | 第24-34页 |
| ·研究区沉积模式 | 第34-36页 |
| 第5章 砂体特征 | 第36-41页 |
| ·砂体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 ·砂体剖面特征 | 第38-39页 |
|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39-41页 |
| 第6章 储层特征研究 | 第41-54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41-42页 |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42-45页 |
| ·成岩作用 | 第45页 |
| ·物性特征 | 第45-47页 |
| ·测井物性解释 | 第47-52页 |
|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 第52-54页 |
| 第7章 油水识别及分布特征 | 第54-66页 |
| ·稠油识别的方法 | 第54-55页 |
| ·油水层的识别模式建立 | 第55-61页 |
| ·油水展布特征 | 第61-66页 |
| 第8章 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 第66-71页 |
| ·储层综合评价 | 第66-67页 |
| ·有利圈闭预测 | 第67-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附录 | 第75-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