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家赔偿制度述评
| 摘要 | 第1-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国家赔偿法概述 | 第9-19页 |
| 一、概念 | 第9-10页 |
| 二、历史 | 第10-13页 |
| 三、功能 | 第13-14页 |
| 四、体系 | 第14-15页 |
| 五、特点 | 第15-19页 |
| (一) 复杂的法律渊源结构 | 第15页 |
| (二) 复杂的请求权结构 | 第15-16页 |
| (三) 并行的法律救济途径 | 第16-17页 |
| (四) 赔偿与补偿的融合趋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损害赔偿责任 | 第19-30页 |
| 一、职务赔偿责任 | 第19-25页 |
| (一) 理由 | 第20页 |
| (二) 要件 | 第20-24页 |
| (三) 司法领域的职务责任 | 第24页 |
| (四) 立法领域的职务责任 | 第24-25页 |
| (五) 公法团体之间的职务责任 | 第25页 |
| 二、行政法债务关系中的赔偿责任 | 第25-28页 |
| (一) 具体情形 | 第26页 |
| (二) 赔偿责任的限制 | 第26-27页 |
| (三) 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 三、危险责任 | 第28-30页 |
| (一) 一般危险责任 | 第28页 |
| (二) 公法领域的危险责任 | 第28-29页 |
| (三) 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补偿请求权 | 第30-40页 |
| 一、财产损害补偿 | 第30-36页 |
| (一) 征收补偿 | 第30-34页 |
| (二) 应予公平补偿的内容限制 | 第34-35页 |
| (三) 准征收侵害 | 第35页 |
| (四) 征收性侵害 | 第35-36页 |
| 二、牺牲请求权 | 第36-37页 |
| 三、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后果清除请求权 | 第40-43页 |
| 一、后果清除请求权 | 第40-41页 |
| (一) 根据 | 第40页 |
| (二) 构成要件 | 第40-41页 |
| (三) 后果清除请求权的界限 | 第41页 |
| 二、地位形成请求权 | 第41-42页 |
| (一) 法理依据 | 第41-42页 |
| (二) 要件 | 第42页 |
| 三、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一、中文文献 | 第45-47页 |
| 二、德文文献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