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净化污水能力分析检测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1-19页 |
| ·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现状 | 第11页 |
| ·目前水体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方法 | 第11-12页 |
| ·光合细菌的典型特性 | 第12-13页 |
| ·光合细菌的形态及分类 | 第12页 |
| ·光合细菌的生理特性 | 第12-13页 |
| ·光合细菌的生态效应 | 第13页 |
| ·光合细菌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5页 |
| ·营养功能 | 第13-14页 |
| ·生物转化功能 | 第14页 |
| ·预防疾病促进生长功能 | 第14页 |
| ·抗氧化功能 | 第14-15页 |
| ·净化水体功能 | 第15页 |
| ·国内外利用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光合细菌处理污水后COD测定 | 第16-18页 |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 ·材料 | 第19-21页 |
| ·样品 | 第19页 |
| ·培养基 | 第19-20页 |
| ·试剂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 ·方法 | 第21-26页 |
| ·光合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方法 | 第21页 |
| ·扩大培养基的组分优化 | 第21-22页 |
| ·菌株的鉴定 | 第22-23页 |
| ·分离菌株处理污水 | 第23-24页 |
| ·污水中COD值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3页 |
| ·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污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4页 |
| ·菌株的分离与纯培养的获得 | 第26页 |
| ·分离株初步确认为光合细菌 | 第26页 |
| ·培养基配方优化 | 第26-27页 |
| ·细菌的形态观察结果 | 第27-28页 |
| ·碳源利用试验 | 第28-29页 |
| ·光吸收特征 | 第29-30页 |
| ·分离株P6生物属性的验证 | 第30-32页 |
| ·从校园采集7个水样的COD值 | 第32页 |
| ·分离株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 第32-34页 |
| ·污水COD值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 第34-43页 |
| ·COD测定条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 ·不同酸度下的样品消解率 | 第35-38页 |
| ·最佳回流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8-41页 |
| ·对实际水样的验证性测定 | 第41-43页 |
| 4 讨论 | 第43-45页 |
| ·污水中高效降解有机物的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 | 第43页 |
| ·光合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 ·COD测定方法的改进 | 第44页 |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