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转型时期信访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信访制度概述第9-15页
   ·相关的概念分析第9-11页
     ·“信访”第9页
     ·“上访”第9-10页
     ·“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第10-11页
     ·“涉法信访”第11页
   ·信访的权利属性第11-12页
     ·宪法中关于信访权的规定第11-12页
     ·信访权与请愿权第12页
   ·信访制度的功能第12-15页
     ·利益表达功能: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第13页
     ·纠纷化解功能:社会协商调处机制第13页
     ·权利救济功能:司法救济补充机制第13-15页
第二章 信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第15-21页
   ·我国法律文化传统对信访制度产生的影响第15-16页
   ·我国法治建设路径的选择对信访产生的影响第16-18页
   ·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为信访的存在提供了政策土壤第18-19页
   ·现行司法中的诸多问题使信访成了“法治替代品”第19-21页
     ·诉讼成本高昂使正义难以企及第19页
     ·执行艰难消解了人们对诉讼的热情第19页
     ·主管范围狭窄堵塞了司法解决渠道第19-20页
     ·司法难以独立使得人们诉诸于判决背后的力量第20-21页
第三章 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第21-24页
   ·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特点第21-22页
     ·集体访、重复访数量明显上升第21页
     ·越级上访逐渐成为主流第21-22页
     ·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第22页
     ·维护权益意识日益强化第22页
   ·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第22-24页
     ·畅通诉求渠道与缺乏协调能力并存,客观上导致政治权威的流失第22-23页
     ·促进矛盾化解与催生打击迫害并存,客观上导致基层激进主义的萌发第23页
     ·矫正司法不公与消解司法权威并存,客观上导致现代国家治理基础的弱化第23-24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路径第24-32页
   ·信访改革的几种观点第24-25页
     ·强化论第24-25页
     ·弱化论第25页
     ·取消论第25页
   ·转型时期信访制度的法治化第25-30页
     ·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转向:请愿制度和申诉专员制度第26-29页
     ·信访的体制转换:现行政治框架下的人大一元信访第29-30页
   ·改革和完善与新型信访组织体系相配套的运行机制第30-32页
     ·更充分发挥人大法定职能第30页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第30-31页
     ·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援助机构第31页
     ·构建统一信访网络平台第31-32页
结束语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后记第37-38页
详细摘要第38-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黑粉菌CYP51的克隆表达及同杀菌剂分子结合光谱分析
下一篇:论关联翻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