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一、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浅析 | 第13-17页 |
(一)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内涵剖析 | 第13页 |
(二) 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意义 | 第13-17页 |
1. 流域内行政区划分割的现状决定了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2.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艰巨性决定了研究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二、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及绩效评价 | 第17-29页 |
(一)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17-21页 |
1. 我国跨行政区流域水环境现状 | 第17-18页 |
2.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18-21页 |
(二) 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绩效评价 | 第21-29页 |
1. 立法的不足 | 第22-24页 |
2. 机构设置不合理,协同机制运作不畅 | 第24-26页 |
3. 配套制度的缺位 | 第26-29页 |
三、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3页 |
(一) 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 第29-31页 |
1. 法国的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 第29-30页 |
2. 美国的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 | 第30-31页 |
(二) 国外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四、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立法构建 | 第33-52页 |
(一) 关于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争论 | 第33-36页 |
1. 取消行政区域分割,建立单一政府 | 第33-34页 |
2. 在行政区划之外成立跨区域的环保机构,统一治理环境 | 第34-35页 |
3. 现行行政区划之间合作协同治理 | 第35-36页 |
(二) 构建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的新思路 | 第36-39页 |
1. 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36-37页 |
2. 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三) 立法分析 | 第39-40页 |
(四)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构的法律构建 | 第40-47页 |
1.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机制中管理机构的设置 | 第40-42页 |
2.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机制中管理机构的运作 | 第42-47页 |
(五) 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机制需要建立的配套法律制度 | 第47-52页 |
1.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48-49页 |
2.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 第49-50页 |
3.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