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0页 |
·地价动态监测概念和内涵 | 第10页 |
·城市地价监测体系概念和内涵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国外及台湾地区的地价动态监测体系 | 第10-11页 |
·中国大陆的地价监测 | 第11-12页 |
·目前我国地价监测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第2章 引言 | 第14-18页 |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提出 | 第14-15页 |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重庆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基本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3章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 | 第18-22页 |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基础理论 | 第18-20页 |
·经济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景气监测与景气调查原理 | 第19页 |
·指数理论 | 第19-20页 |
·基础理论体系构成 | 第20页 |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方法体系 | 第20-22页 |
·数据建立与数据获取方法 | 第20页 |
·指标体系建设与地价指数的构造方法 | 第20-21页 |
·地价状况分析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第4章 研究区域的概况 | 第22-26页 |
·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重庆市城市资源状况 | 第22页 |
·房地产制度和房地产市场状况 | 第22页 |
·产业政策 | 第22-23页 |
·分等定级情况 | 第23-24页 |
·基准地价评估情况 | 第24-26页 |
第5章 重庆主城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建立 | 第26-46页 |
51 地价监测点的定性分析 | 第26-28页 |
·监测点的内涵 | 第26页 |
·地价监测点的特征分析 | 第26页 |
·设立地价监测点的标准分析 | 第26-28页 |
·地价监测点的定量配置 | 第28-35页 |
·地价监测的定量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中心地理法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地价监测点的定量配置的基本思路、技术路线和步骤 | 第30-33页 |
·重庆市地价监测点的定量配置方案 | 第33-35页 |
·基于中心地理法的地价监测点数量配置的优势分析 | 第35页 |
·地价监测点的定位配置 | 第35-42页 |
·地价监测点的定位配置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标志分值法 | 第36-38页 |
·标志地价法 | 第38-39页 |
·重庆市主城区地价监测点的定位配置方案 | 第39-42页 |
·地价监测点的更新评估 | 第42-46页 |
·目前地价监测点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42页 |
·监测点地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各类监测点地价影响因素变化资料收集 | 第43页 |
·监测点地价更新的数学模型 | 第43-46页 |
第6章 完善重庆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几点设想 | 第46-48页 |
·建立地价动态监测的软件系统 | 第46页 |
·引进尖端技术设备 | 第46页 |
·建立以地价监测点为核心的地价公示制度 | 第46页 |
·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有机结合 | 第46-47页 |
·加强宣传,争取市政府和财政支持 | 第47-48页 |
第7章 结论和讨论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活动 | 第53-54页 |
附表:重庆市主城区地价动态监测配置情况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