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增强体和铁基体的选择 | 第10-12页 |
·增强体的选择 | 第10-12页 |
·铁基体的选择 | 第12页 |
·制备方法及现状 | 第12-17页 |
·熔铸法 | 第12-13页 |
·粉末冶金法 | 第13-14页 |
·机械合金化法 | 第14页 |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 | 第14-15页 |
·XD 法 | 第15-16页 |
·碳热/铝热还原法 | 第16-17页 |
·其他方法 | 第17页 |
·原位合成铁基复合材料 | 第17-20页 |
·反应热力学和增强相形成机理 | 第18-19页 |
·原位合成铁基复合材料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本研究工作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原位制备铁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第22-36页 |
·引言 | 第22页 |
·热力学计算基础 | 第22-25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铝热还原钛铁矿及各阶钛化物的热力学 | 第25-32页 |
·碳热还原钛铁矿及各阶钛化物的热力学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原位制备铁基复合材料反应过程研究 | 第36-44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1页 |
·FeTiO_3-C-Fe-N_2 体系综合热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FeTiO_3-Al-C-Fe 体系综合热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FeTiO_3-Al-C-Fe-N_2 体系综合热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铝含量对原位制备铁基复合材料影响的研究 | 第44-61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工艺路线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8页 |
·不同铝含量球磨粉料综合热分析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不同铝含量球磨粉料XRD 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不同铝含量粉末压坯1400℃╳4h 烧结后XRD 分析结果 | 第51-54页 |
·不同铝含量粉末压坯1600℃╳2h 烧结后XRD 分析结果 | 第54-56页 |
·不同铝含量粉末压坯1600℃╳4h 烧结后XRD 分析结果 | 第56-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铝含量对原位合成铁基复合材料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的影响 | 第58-59页 |
·反应温度对原位合成铁基复合材料还原产物的影响 | 第59-60页 |
·保温时间对原位合成铁基复合材料还原产物的影响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球磨时间对原位制备铁基复合材料影响的研究 | 第61-77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71页 |
·不同球磨时间球磨粉料综合热分析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不同球磨时间球磨粉料XRD 分析结果 | 第67-69页 |
·不同球磨时间粉末压坯烧结后XRD 分析结果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 结论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4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4页 |